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赶时髦”式并购转型不可取

时间: 2017-10-21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明眼看市】 表面看,公司紧紧抓住市场热点进行转型。但深入分析,所谓的转型实际上是一种投机式的赶时髦行为。 不久前,某上市公司公告停止定向增发,理由是原计划通过定增募资收购标的公司,由于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太多,拒绝以此作为对价基础。在这之前,该上市公司还终止过另外一次定增计划。再往前追溯,该上市公司还有过多项收购动议,最后都半途而废。 有人感叹,这家公司命运为何如此多舛。每次试图转型,都功亏一篑。但也有人说,仔细看看该公司想进行的那些收购,都是在自身主业之外,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去进入那些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这样的收购,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成功的概率明显偏低。 这里不妨具体说一下上述这家上市公司最近的两次收购。作为一家玩具企业,该公司去年提出准备通过收购核电设备部件生产企业,进军核电行业。这个跨越很大,如果做好的话,应该说也是公司的一次成功转型。但问题是,公司业绩每况愈下,资产规模很小,要完成收购就必须向社会筹集资金。而且因为受到政策等的限制,还不能收购标的公司的全部股权。于是就有了定增及收购部分股权的安排。 然而,由于公司在核电领域完全是门外汉,缺乏足够的理由让投资者相信,完成收购后公司原有的主业和新的主业能够协调发展。而更大的问题在于,被收购方内部未必一致同意这样的收购,他们对把部分资产装入该上市公司以后的前景并不那么乐观。于是几经反复,最后因为被收购方的拒绝,该项收购不了了之。 但这次失败似乎没有让公司放弃通过收购转型的想法,不久以后它就再次作出定增议案,这次收购对象是新能源资产。虽然此刻证券市场上新能源热方兴未艾,但这项收购却并不为广大投资者所看好,消息公布后公司的股价与新能源板块基本上是逆向运行,不断创出阶段性新低,很快跌破了增发价。到后来,被收购方就以价格存在分歧为理由否定了这个收购。此时的这家上市公司,业绩已经从微利变为亏损,着手进行重大资产的出售了。 一家以玩具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先是要做核电机组部件,后又转型新能源,其目标都是当时最热门的产业。从表面看,这是公司紧紧抓住市场热点的表现,但是再深入地分析一下,看到的却是公司一种投机式的赶时髦行为。且不说玩具产业是否到了发展不下去的状况,或者说公司在这个领域已经没有施展的空间,即便是要转型,通常也应该是与原先的主业存在某些关联,或者是相近相邻的。 在本身没有相应的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准备的情况下,简单地通过出资购买的方式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冒险行为。这里要用的资金,还要从社会上募集,这就又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无疑,这种收购行为,在一个日渐成熟的市场上,是难以得到投资者真正认同的。问题还在于,已经在核电项目上摔跟斗了,公司又想去干新能源项目。有人说,这实在是视十多亿的收购重组为儿戏,这虽然有点夸张,但人们据此怀疑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上不够严肃、慎重,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而现在,新能源项目又黄了,公司下一步是什么呢? 若干年前,上海有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好好的房地产开放不去做,一会想搞生命科学,一会又想搞科技投资,同样是什么时髦搞什么。结果,原先令人羡慕的土地储备在为这些转型所进行的交易中出让了,公司也错失了房地产大发展的好时机,一度陷入了低谷。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回归房地产主业,才算恢复了元气。 这个案例说明,上市公司应该是要努力坚持主业,“不忘初心”,尤其不能轻率地赶时髦,完全脱离实际去干那些自己根本就不了解,也没有把握做好的所谓新业务。若干年前的这家房地产上市公司,还有现在这家玩具上市公司,它们为此付出了代价。这样的教训,值得上市公司牢牢记取。投资者也千万不要因为上市公司的赶时髦行为,而盲目追捧其股价,这里风险显然大于收益。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