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靠什么摆脱存量博弈的怪圈

时间: 2017-09-29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为市场分析人士,笔者时常会接受各种各样的采访与咨询。这不,前些天停止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以后,就有人来问:比特币不让炒了,那么聚集在那里的资金会不会来买股票呢?前几天有好几个地方的政府宣布了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又有人来问:那些投资房地产的资金,会不会转而投资股票呢?
  坦白地说,就事论事,要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应该不是难事。只要从资金的性质、市场偏好以及投资人的操作行为等方面做一些分析,很容易得出炒比特币以及投资房地产的资金,基本上不太可能进入股市的结论。但此类问题被反复提及,不能不促使人们去深入反思了:为什么现在大家如此渴望其他市场的资金进入股市呢?原因当然并不复杂:沪深股市已经在存量博弈的状态下运行了太久,供求关系失衡已经严重制约了行情的运转。一段时间来的行情走势明白无误地告诉投资人,没有足够的增量资金入场,大盘就难以打破区间震荡的格局。
  沪深股市上一次迎来巨量增量资金还是在2015年,随着央行开始降息,股市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场外资金,其中很多是通过加杠杆的形式入场的。其结果大家也都非常清楚了,由于来的很多是短线资金,而且不少在来源与进入渠道方面也存在不规范之处,因此一旦管理层开始清理违规资金,股市走势便立即转向。而随着这些增量资金的退潮,当年的那波大涨行情也就只能以急跌来收场。而打这以后,市场上就没有再出现过传统意义上的增量资金大规模入场的局面,股市于是也就随之进入了被很多人称之为存量博弈的阶段。今年,之所以蓝筹股与题材股在走势上会形成很大反差,其中固然有投资理念变化等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市场资金有限,操作上只能顾一头而弃另一头的必然结果。所谓的结构性行情,其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正与存量博弈有关。因为也只有在这种格局下,才会出现全局性的板块间反向运行的状态。
  存量博弈在股市上出现,总有其一定的道理。当某个阶段股市因为缺乏上涨的基础而吸引不了新增资金时,就只能依靠还留在市场上的一部分资金,在不同板块之间来回迁移,由此营造出局部的结构性行情。但问题在于,这种市况通常不会持续太久,特别是在结构性行情越演越烈时,也是能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的。但就今年的股市走势而言,很明显,包括蓝筹股的大涨等,并没能吸引多少增量资金入市。也许,两年前股市的异常波动让一些投资者至今心有余悸。而在治理金融乱象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股市也有着诸多不那么放心的地方,加上市场格局的快速改变,也让不少投资者感到不那么适应。种种因素的叠加,就使得场外资金对股市缺乏兴趣。没有相应的增量资金入市,而与此同时股票的供应还在不断增加,这就很自然地会引发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在这种情形下,股市自然也就不可能走出像样的上涨行情,只能在某个小区间内来回波动。这种时候,作为普通投资者,固然会热切地期盼有增量资金入市,于是其他市场的利空消息,也就成了其看好股市的理由。只是,以这种简单的思维来对待复杂的市场,最后恐怕只能是收获失望与失落。
  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投资资金的有序进入,有了资金与股票的双向扩容,才能在维持动态平衡的过程中让股市行情稳步向上。从这个层面来说,存量博弈似乎不该是一种常态,关注市场的发展,就必须要考虑适时引入增量资金。近年来,有关方面也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鼓励境内各类机构投资者入市,开放沪、深港通与港股通,助推沪深A股被纳入全球新兴市场指数体系MSCI等等。无疑,所有这些努力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存量博弈的格局。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打开大门对外开放是一回事,而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完善投资者保护,以及提供更好的投资标的,更是需要花大力气做的事。很显然,靠脉冲式行情刺激增量资金入市只能是短期行为,真正让股市摆脱存量博弈怪圈的,只能是对市场的全方位改革。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