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盐湖提锂”竟成了新能源网红?

时间: 2017-09-22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近期,估计很多投资者都被“盐湖提锂”这个概念刷屏了,相关概念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是一路水涨船高,盐湖股份近两周累积涨幅超过了40%。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消息,中国五矿下辖的盐湖公司首批150公斤工业级碳酸锂于上周在青海盐湖顺利下线,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进入工业化盐湖提锂阶段。 资料显示,盐湖提锂与矿石提锂属于不同的技术路线。以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为代表的矿石提锂生产商生产碳酸锂的通常步骤是焙烧、分化焙烧、浸取、除杂得到碳酸锂,其他公司的做法也基本类似;而盐湖提锂的方式则复杂很多,需要在盐田中得到富锂的卤水,经过镁和锂的分离,进一步除杂、浓缩、除钠及其他杂质,最后沉淀碳酸锂,其主要技术有电渗析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溶剂萃取法、沉淀法和煅烧法,目前大规模量产以前两种方式为主。 锂电产业的兴起,源于当下不断释放的新能源利好政策,作为产业链条中核心原材料的锂,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市场追逐的热点。 在9月初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经启动研究制定“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将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逐步取消燃油车的生产销售。两天之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国范围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到2025年力争纤维素乙醇实现规模化生产,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技术、装备和产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加之“双积分”政策呼之欲出,实际上是在倒逼车企将利润水平与新能源汽车销量挂钩,目的显而易见是为全面禁售燃油车做先锋官,促进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实,“盐湖提锂”的概念早在七八年前就有人提出,具有提取成本低的优势,但因工业化量产的技术一直没有突破而徘徊不前。据申万宏源研报显示,目前全球碳酸锂需求大概在每年12万吨左右,全部锂需求的碳酸锂当量约19万吨,未来5年,将保持10%~15%左右的年增长。 虽然国内大大小小的盐湖超过1500个,但“盐湖提锂”的产能主要集中在青海和西藏两地,较大型的盐湖共6个,分别是察尔汗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东台吉乃尔盐湖、龙木错盐湖、结则茶卡盐湖和扎布那盐湖。《青海千亿元锂电产业发展规划》中列示,到2020年青海计划锂电产业产值达780亿元以上,2025年超1800亿元。如果规划实现,这将带动“盐湖提锂”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发展,也将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与“盐湖提锂”有直接关系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3家,盐湖股份、科达洁能和藏格控股。而在多家机构研报中提到的“盐湖提锂”龙头蓝科锂业,实质是由盐湖股份和科达洁能直接或间接参股的公司。一方面,盐湖股份拥有国内最大的察尔汗盐湖的锂盐资源,另一方面,科达洁能两家子公司青海佛照锂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青海威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分别拥有吸附法盐液提锂专利技术和吸附剂专利技术和生产经验。这样的组合,可谓拥有“盐湖提锂”的天然优势。公开资料显示,蓝科锂业目前已拥有碳酸锂产能1万吨,预计2017年销售7000万吨~8000万吨。远期规划碳酸锂产能3万吨,氢氧化锂产能1万吨,金属锂产能1500吨,该产能如能达成,公司有望成为世界之最。 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近两年青海盐湖的产量应该不会有明显的提升,预计每年增量在1万吨以内,对于碳酸锂市场整体供需而言增量有限,但在产能上将会有比较大的扩张,因早期在建的一些提锂工程的逐渐完工,行业整体产量的释放将在2019年开始显现。 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全球锂供给较为集中,盐湖锂资源约占全球锂资源的66%以上;相较于矿石提锂,盐湖提锂具有低成本、低能耗等显著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盐湖提锂”规模化将陆续实现。 申万宏源分析师表示,过去10年国内盐湖由于资源属性较差,“盐湖提锂”一直没能形成有效供给,2017年以来陆续有盐湖开始有7000吨工业级碳酸锂产出,并逐渐向电池级发展,预计2019年可以看到明显的增量。 中国证券报则分析认为,全球锂资源接近80%是盐湖锂,提取成本较低但是难度较大,20%的矿石产能释放较快但是成本较高,预计短期新增产能以矿石为主,长期盐湖将提供支持,未来盐湖提锂发展潜力较大。 今年上半年,盐湖股份和比亚迪同时公告表示,共同出资在青海设立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5亿元,其中,盐湖股份持股49.5%,现金出资2.475亿元人民币;比亚迪持股49%,现金出资2.45亿元人民币。比亚迪这个新能源巨头的加入,或许会带来“盐湖提锂”产能的进一步释放。 综上所述,“盐湖提锂”概念的提出,最主要还是得益于新能源政策对整个行业提振带来的碳酸锂价格的上涨,产品的技术突破到规模化量产仍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