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全球资金更青睐A股和港股

时间: 2017-09-07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披露完毕,将A股市场估值和指数运行趋势,纳入全球市场进行比较,无疑可以得到客观有效的结论。
  今年以来全球市场中涨幅最大的指数是恒生指数,目前累计涨幅27%。如果延长观察周期,恒生指数从2016年至今涨幅更高达53%。目前,恒生指数已经接近2015年与A股市场几乎同步登顶的高点28588点,显然,全球指数涨幅领头雁就是恒生指数。
  与之相比较,今年迄今为止,纳斯达克综指涨幅是17%,道指涨幅是10%,标普500指数涨幅是9%,泛欧系的CAC40指数和富时100指数涨幅更仅在2%至3%之间。虽然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涨幅高于成熟市场指数,但沪综指和深成指涨幅都仅有8%和7%,涨幅仅略高于泛欧指数,与恒生指数涨幅显然差了一大截。
  全球市场涨幅榜规律何在?我们再来看一组全球市场估值排行榜数据,立刻就会发现指数涨幅与估值排序成反比的价值规律。我们横向比较全球市场估值,恒生指数估值是12倍PE,上证50指数估值也是12倍PE,沪深300指数估值是15倍PE,沪综指估值是18倍PE,道指是21倍PE,纳斯达克100指数是22倍PE,标普500指数是23倍PE,深成指是29倍PE,纳斯达克综指是35倍PE,泛欧系诸指数估值在标普指数和深成指之间。
  根据全球市场指数涨幅和估值排序这两项指标统计,我们可以归纳出指数涨幅与估值排序成反比的价值规律。这其中,出现价值规律偏离的是纳斯达克综指和A股市场各项指数,纳斯达克综指根据估值显然是超涨了,而A股市场各项指数根据估值显然是滞后了。“风险是涨出来的,价值是跌出来的”,这是适用任何市场的价值规律。所以,根据全球市场上半年估值和指数涨幅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A股市场目前较全球多数市场具有更高的价值安全边际。
  2009年至今,美股市场始终是投资者心目中全球市场领头雁,但数据显示,自2015年之后,全球市场领头雁已是恒生指数。恒生指数凭借估值优势之外,港股市场受到全球投资者配置也是关键因素。港股市场的独特性在于,其本地投资者的交易占比微乎其微,其交易资金来源可分为泛亚投资者、泛欧投资者、中国内地投资者和美国投资者。今年交易数据占比显示,泛亚投资者的交易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中国内地投资者已取代美资,成为港股资金的第二大来源。泛欧投资者的交易占比较2016年呈现大幅度增长。
  由此可见,当美股市场和泛欧市场指数迭创新高之后,全球市场资金配置更青睐低估值的恒生指数和A股蓝筹指数。虽然MSCI新兴市场指数已经纳入了222只A股蓝筹股因子,但指数基金投资要迟至明年,估值与上证50指数持平的恒生指数无疑就先受到青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