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时间: 2017-09-04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中国证券报】
●余永定:推动汇改完成有利时机已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经济形势的好转为我国完成“8.11汇改”未完成的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窗口。他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落实“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实现汇率制度由“类爬行钉住”到“浮动”的转变。与此同时,余永定强调不应过度夸大汇率预期对资本流动和汇率水平的影响。
●积极探索产业金融扶贫 证券业助力精准脱贫
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6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暨精准扶贫专题报告》指出,2016年,证券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呈现出“社会责任机制建设持续完善”、“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继续提升”、“助力脱贫攻坚战略初见成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四大特点。
●“任性”定增受限 上市公司再融资多元化
再融资新规发布后,上市公司以往高度依赖定向增发的融资模式受到限制,上市公司融资方式趋于多样化,如资产证券化、发行可转债、设立产业基金、海外发债等。同时,此前部分公司存在过度融资的倾向,有的公司脱离主业频繁融资;有的公司编项目、炒概念,融资规模远超实际需求。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带来的不仅是资本市场乱象被纠正,一些具有还本压力的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上海证券报】 ●流动性新规或终结超大货基扩张势头 证监会近日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10月1日起施行。相比征求意见稿,新规中大部分条款为首次提出,并专门针对货币基金制定了特别规定。新规对有着1.43万亿元规模的余额宝会带来何种影响,成为业内最为关注的焦点。对此,天弘基金回应上海证券报称,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贯彻落实,一如既往地把流动性管理放在最首要位置。业内人士称,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超大规模货币基金加速扩张的势头可能就此终结。 ●前8月近九成股基获正收益 多只成长基金“扭亏为盈” 随着8月股市收官,公募基金今年前8个月的收益与排名情况也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普通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今年前8个月的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10.2%和6.35%,其中超过2400只基金获得正收益,占比近九成。从持仓情况来看,契合今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目前排名靠前的基金大多重仓新能源产业链、资源股、金融股或港股板块,而上半年顶着领跑光环的消费主题基金,则相对有所褪色。 ●透析深市公司半年报:板块间持续差异化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快速增长 2017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收官。数据显示,剔除金融业后,上半年深市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总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增长26.25%和28.57%,增速创三年来最高水平。这个成绩不仅反映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态势,也体现出在深市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不同板块出现持续性差异化发展。 【证券时报】 ●消费贷款维持高增长 8月新增信贷或达1万亿 延续此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以及表外融资转回表内对信贷的拉动,市场普遍预计8月份新增贷款将环比7月份小幅上升。从结构上看,新增贷款仍以居民按揭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为主,此外,消费贷款继续保持年初以来的高速增长。而这一结构在上半年上市银行报表中也有明显体现。 ●上半年投行收入“打七折” 上市券商调整业务等待时机 上半年,投行条线的最大亮点是IPO提速,发行数量为237家,总融资规模1166.46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5倍和2.6倍。但受再融资和减持新规影响,再融资市场规模大幅萎缩,券商投行业务未受IPO拉动,累计收入141.05亿元,同比下降29%。 ●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发布 逾九成受影响 上周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业内人士认为,《管理规定》首次针对开放式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包括产品的设立、投资、申赎、估值及信息披露等各方面提出系统性要求,将对公募基金系统规范运作带来深远影响,也有助于公募基金将流动性风险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