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长途漫游费取消前夜 三大运营商暗中角力

时间: 2017-08-31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8月30日,三大电信运营商再次集中发声,将从今年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客户国内电话长途通话费和漫游通话费(不含港澳台地区)。 按照三大运营商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表态,原定取消长途、漫游费的时间是今年10月1日。不过,在上个月举行的天翼博览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表示,将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取消长途、漫游费。当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也跟进宣布。 有意思的是,昨日的集体发声也是中国电信领头,其他两家跟进。三大运营商暗中角力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收入出现 一定程度下降 中国电信表示,取消长途、漫游费涉及中国电信运营移动业务近2.5亿移动用户,需对全部在用、在售套餐进行全量梳理,对需调整的套餐一一制定升级方案并重新配置计费规则。 在被问及取消长途、漫游费的影响时,中国电信向记者表示,此举对企业运营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通话费会导致收入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是,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次促进转型升级的机会。 中国联通30日并未对该事件影响进行发布。不过,中国联通在今年半年报披露时指出,考虑到公司将于9月1日起取消国内移动长途漫游费,预测市场竞争下半年会周期性加剧,预计公司下半年财务表现将面对较大压力。 中国移动向记者表示,集团加大投入对计费系统内的所有存量资费进行逐一梳理,完成对全网系统的开发、改造和部署,对资费套餐进行了全量计费场景准确性校验。不过并未回应此举对集团收入、利润可能造成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89亿元、1841亿元和12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7亿元、125亿元和24亿元。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告诉记者,在目前的收入、利润规模下,取消长途、漫游费对中国联通的影响最大。 “不管影响如何,也要尽力做好提速降费工作;另外,集团也会从创新业务方面加大收入、利润的来源。”一位中国联通人士向记者说道。 提速降费新举措 三大运营商发布上述消息的同时,也宣布了未来进一步提速降费的有关举措。其中,中国移动表示,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助力“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中国电信表示,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预计将惠及1230万家中小企业;同时,配合“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大幅降低国际及港澳台长途通话费、数据漫游费,估计将惠及2600万用户。 中国联通表示,将继续通过打造4G匠心网络、加快建设宽带全光网络、创新产品营销模式、升级客户服务感知等多方面举措,持续不断深入推进提速降费工作。“前期已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资费、下调国际长途直拨资费和国际漫游资费,推出固移融合不限量产品,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畅视计划,扎实做好提速降费相关工作。”中国联通人士向记者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取消长途、漫游费之后,本地及全国流量的差别能否取消也被热议。在记者问及是否有流量资费一体化计划时,中国移动人士回应称,中国移动在售主流4G套餐包含的流量都是全国流量,不区分省内、省际,不存在流量漫游费用。 但是,中国移动人士表示,随着手机流量的使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以及客户使用流量业务的需求更趋个性化,部分省公司在部分地区,在全网统一的流量产品之外,推出区分地域省内省外、区分时段的客户喜爱的流量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和流量精细化运营的需要。 谈及是否有进一步降低流量费用的计划时,该人士表示,随着技术的演进和成本的降低,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和客户需求变化,中国移动将持续优化流量资费体系。 通信专家项立刚认为,运营商提速降费的最大动力源于新技术的应用。“2G、3G、4G时代,1G流量的价钱越来越低,5G时代,1G流量可能不到一块钱,这些都与中国建成世界最庞大的4G网络,采用更好的技术有关。”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