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股哑火 行情未到完结时
时间: 2017-08-24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8月伊始,市场上关于周期行情是否要结束的争议就不绝于耳。随着行情的转换,周期股并没像有些投资者所预言的单边下行、一蹶不振,而是选择了一条“回调-上涨-回调”的温和路径,期间无论创业板如何逞强,周期板块始终未曾完全退出资金视野。但就在昨日,沪综指又一次吹响上攻3300点号角时,周期板块却集体“失声”,钢铁、有色金属等板块更大幅下跌,“看衰”周期股的声音再度爆发。对此,券商机构大多态度淡定,表示越来越多的行业进入复苏阶段,布局周期依然优于成长。
周期股集体“失声”
受资金情绪驱动,昨日大盘低开后盘中强势拉起,朝着3300点步步紧逼,但与上一次大盘冲锋该点位时周期板块唱“主角”不同,昨日周期板块集体走弱,反而是“金融双雄”独撑大局,最终指数以不到一个点位差距惜败。
从盘面看,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昨日仅有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国防军工共计5个板块出现上涨,涨幅分别为1.50%、0.65%、0.53%、0.25%和0.08%;与之相对的是,钢铁、有色金属、采掘、化工四大板块跌幅悉数超过1%,具体为2.97%、2.48%、1.69%和1.19%,此外如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板块也出现0.5%-1%不等的下跌。可以说,这几乎是7月结构性行情启动以来,周期板块表现最差的一个交易日。
分行业来看,钢铁、有色金属等板块昨日不仅明显低开,盘中更持续下行,未见像样抵抗;建筑材料、化工等板块情况稍好,但尾盘阶段随同资金撤离,指数重回下跌通道。资金流向方面,昨日申万周期板块全部遭遇资金净流出,金额最高的是有色金属和化工板块,金额为71.28亿元、33.50亿元,采掘、建筑装饰、钢铁等板块净流出金额也都在10亿元以上,行业横向比较净流出规模居前。
行情未到完结时
分析人士表示,大盘高位遇阻主要系不确定性回升所致,在A股基本面和流动性大格局未变的环境下,投资者不必悲观。近期资金主逻辑是填平场内价值洼地,如金融股等,一旦该过程完成,中长期仍看好周期板块。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券商当前也持同样观点。
如长江证券认为,7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叠加行业协会出台监管政策,导致周期平行业表现走弱,应发部分投资者对周期行情结束的担忧。在驱动证伪(主条件)+风险事件冲击(次条件)两大要素同时出现以前,周期行情未到终结时。
光大证券分析师陈治中也强调,周期行业将在更长时间内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行情有望穿越大师波动。虽然7月宏观数据有所转弱,但对于电解铝、焦煤等行业而言,供给缺口仍然存在并可能进一步扩大,此类上市企业基本面仍有进一步好转空间。
国信证券分析师燕翔梳理数据发现,从中观和微观情况看,2017年以来一个重大变化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行业进入到复苏阶段,叠加当前大宗上平价格在不断创出2015年以来反弹新高,中国经济不断复苏向好结论被反复验证。而且,截至2017年上半年,有42个工业行业营收增速相比2016年全年有所提高,只有2个行业营收增速在下降。从工业行业数据看,当前几乎所有行业都已经进入到复苏阶段。
长江证券还进一步表示,当前主要工业品行业存货水平较低,尤其以供给侧改革行业库存调整更为明显,显示目前需求仍较为旺盛。根据“景气决定方向,估值决定空间”推论,周期品目前仍具备配置价值。
此外,作为A股市场的生力军,目前私募基金实缴总规模接近10万亿元,有资料显示,目前周期股仍是私募基金持仓的重要目标。据数据,截至8月23日,共有330家阳光私募半年报合计持有超过200只股票,其中不少就分布在化工、机械设备、采掘、有色金属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