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资金面将延续均衡格局

时间: 2017-08-12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本周五(8月1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700亿元7天、6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完全对冲当日到期量。本周累计净回笼资金300亿元。市场人士指出,回顾8月上旬,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量较大,不过央行依然维持“削峰填谷”平滑流动性的策略,整体对冲力度尚可,市场情绪更为稳定,预计央行将继续维护流动性运行平稳、中性适度,8月资金面将延续均衡格局。 OMO精准调控 央行11日早间公告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包括700亿元7天期、600亿元14天期,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均持平于上日操作。当日同时有900亿元7天期、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期,由此公开市场操作再次实现中性对冲。 回顾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周一至周五,央行分别开展了2500亿元、1400亿元、1400亿元、900亿元和1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应分别有3100亿元、1400亿元、1400亿元、600亿元和1300亿元逆回购到期,由此周一净回笼资金600亿元,周二、周三、周五均实现中性对冲,周四则实现净投放300亿元,总体而言本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00亿元。 市场人士称,整体而言,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微调仍符合“不松不紧”的政策基调,资金面预期继续保持中性,流动性状态平稳。 据交易员透露,11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早盘资金面松紧适度,后逐步宽松一直延续到下午收盘。昨日隔夜、7天和14天成交价格较前日均有下滑,隔夜在2.82%位置成交21826.42亿元,7天在3.07%位置成交3184亿元,14天在3.56%位置成交437亿元,隔夜成交量上升,而7天和14天成交量较前日略有下降。2个月在3.96%位置成交100亿元,其他期限有少量成交。昨日最长期限9个月成交在4.52%。 另据数据,11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存款类机构),主要期限资金利率继续下行。其中隔夜加权利率下行约3BP至2.7632%,指标7天加权利率下行约7BP至2.8373%,14天加权利率下行约6BP至3.6094%;更长期限的21天加权利率则上行约10BP。 资金面仍将平稳 统计数据显示,下周(8月14日至18日)央行公开市场有60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下周一至下周五分别到期2100亿元、1400亿元、100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此外,8月15日还有2875亿元MLF到期。 市场人士指出,8月中旬逆回购和MLF整体到期规模仍然较大,不过央行维稳流动性的意图不变,预计央行仍将对到期MLF进行足量续做,并根据流动性状况合理调整逆回购交易量,后续资金面料保持平稳。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在“削峰填谷”中性操作的引导下,央行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既不太紧而伤害到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也不至于太松以纵容机构加杠杆。一方面,央行呵护资金面更加精细,比如在今年6月季末关键时点,央行通过MLF续作、逆回购放量来维稳资金面;在平稳度过季末时点后,又连续12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削峰”,防止资金面过于宽松;7月中旬为了应对税期等因素引发的资金面紧张,央行又重启逆回购“填谷”。另一方面,央行更加注重预期管理,从6月15日开始,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加入一段原因描述,7月份以来还加入了央行对当前流动性水平的判断,意味着央行比以往更加注重预期管理,明确表示货币政策的维稳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