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如果基金经理再亏钱,可能就收不到那么多管理费了

时间: 2017-08-11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1买基金的人都知道,投资公募基金,费用大致分两块:一是进出费用;二是年费。
  进出费用,就是我们常见的申购费和赎回费。现在常见的是申购费打折,而对于赎回费,绝大部分的基金产品采用的是份额持有满一定期限进行减免。
  年费就是管理费、托管费,还有一个销售服务费。管理费是基金公司真正的佣金,托管费是基金公司代资金托管银行收取的费用,另外一个销售服务费,通常只会出现在一些C类基金和一些创新型基金上。
  一般公募基金会收取1.5%的管理费,0.25%的托管费,这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价的。具体计算方法是把管理费和托管费累加起来(销售服务费如果有的话也要累加),算出来是1.75%,这就是一年的费用,然后平摊到一年中的每一个交易日(每年大概250个交易日不到)中,就会得出每个交易日的平摊比例。
  作为基民,从你申购日的次日开始,从你申购份额被确认,出现市值涨跌,就开始从涨跌中征收这个每交易日平摊的年费了。你买得多,被征收的年费总额就多。
  具体的征收,是在基金每晚出净值前要被预先扣除的,比如今天你持有份额的净值涨了2个点,那这2个点是被基金公司扣除摊在今天的年费后的涨幅;要是你今天的净值是跌了1个点,那这一个点的亏损,其实当中还包含了被摊在这一天的年费。年费水准的高低,最终会体现在持有的基金收益里。
  所以,被无数基民们吐槽了多年的“不管基金如何亏损,基金经理旱涝保收”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此。2
  这一情况正在悄然改变。
  公开资料显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收取浮动管理费指引(初稿)》已下发并征求意见中。
  看这一征求意见的指引显示,对基金产品收取浮动费率的收取方式、基金经理人选等诸多细节都有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置跟投机制,引入发起式资金
  指引规定,提取业绩报酬基金应当引入发起式资金。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时,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
  发起式资金中,管理该业绩报酬基金的基金经理出资比例应当不低于10%。这就意味着,这类基金,不投100万的基金经理别想管。
  二、逐步计提法,年化收益超过基准才计提报酬
  采用逐笔计提法提取业绩报酬的,应当在持有人赎回每笔基金份额时计算该笔基金份额的年化收益率,只有当年化收益率超过约定的基准时,方能对超过部分计提业绩报酬。
  三、双高法,需要满足两条件
  未采用逐笔计提法提取业绩报酬的,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基金份额累计净值超过以往提取业绩报酬时的最高基金份额累计净值、以往开放期期间最高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和1元的孰高值,二是基金业绩表现在考核周期达到或超过基金合同约定的业绩比较基准。
  四、费用存上限,不可超资产规模5%
  基金提取业绩报酬后,年度收取的总管理费用,不得超过考核期内平均资产规模的5%。
  五、“支点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专门要求
  基金管理人申请募集“支点式”浮动管理费公募基金,应当按照“奖惩对等”、“有限浮动”的原则设置管理费。具体如下:
  (一)奖惩对等:“支点式”浮动管理费基金的管理费率浮动必须符合对称原则,当基金业绩表现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时,管理费向上浮动;当基金业绩表现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时,管理费率同比例向下浮动。
  (二)有限浮动:基金管理人应当设置合理的浮动空间。管理费向上浮动,应当不超过基础管理费的50%。管理费上浮后,收取的年度总管理费用,不得超过考核期内平均资产规模的5%。
  六、采取浮动费率基金,需要是债券基金或绝对收益策略基金。
  七、计提周期不得短于一年
  计提周期基金管理人计提浮动管理费的考核周期不得短于一年;提取业绩报酬基金的提取频率每年不得超过一次;计提日应当为基金封闭运作期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八、基金经理需五年以上从业经验,基金经理奖金要递延发放
  浮动管理费基金的基金经理应当具备5年以上股票型或混合型或债券型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或者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从事股票和债券投资管理工作且担任投资经理5年以上。
  浮动管理费基金基金经理的年度绩效收入中不少于30%的部分应当递延发放,递延时间不少于两年。
  九、信息披露管理要求
  基金管理人提取浮动管理费后,应当依法发布临时公告进行披露,披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提取的浮动管理费金额、提取浮动管理费之前及之后的基金收益率。基金年报中应披露上一年度基金管理人提取管理费总额的具体金额以及占考核期内平均资产规模的比例。
  十、过往浮动费率基金处理方法
  基金管理人申请注册浮动管理费基金的,应当符合本指引要求。3
  事实上,此类基金,市场上一直存在,只是规模不大,形不成主流。
  截至2017 年6 月7 日,市场上共有30 只浮动管理费基金,其中有16 只偏股型基金,11 只债券类基金。
  一、浮动管理费基金的类别
  根据收费方式不同,浮动管理费基金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支点式”上下浮动管理费基金。基金管理人实际收取的报酬(管理费)与基金的业绩表现直接挂钩,当基金业绩表现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时,管理费向上浮动;当基金业绩表现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时,管理费率向下浮动。
  一类是“业绩报酬”浮动管理费基金。基金管理人收取固定管理费的基础上,当基金的业绩超越预先设定的基准时,按照超额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附加管理费。
  从基金类别上看,债券型基金全部为“支点式”上下浮动管理费基金,权益类基金以“业绩报酬”浮动管理费为主,少量“支点式”上下浮动管理费方式。
  权益类浮动管理费基金一览
  16 只权益型浮动管理费基金中,仅11 只基金拥有固定封闭期,而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目前正处于第一个封闭期,因此我们统计了其余10 只拥有固定封闭期的浮动管理费基金可收取业绩提成的区间数量。
  其中,广发对冲套利、嘉实对冲套利、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和兴南方卓享绝对收益收取业绩提成的次数较多,泰达宏利绝对收益策略和银华大数据则没有收取过业绩提成。
  二、收益表现比较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和普通主动管理型基金在收益的表现上有没有差别呢?
  我们考察了2014 年至2017 年至今的数据,除2013 年浮动管理费基金样本数量过小而造成的数据差异外,其余时间两者收益分布相差不大,四年间浮动管理费基金的收益中枢分别为:11.97%、43.21%、-0.05%和0.52%;普通权益类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收益中枢分别为23.25%、44.2%、-12.12%、0.93%。相对而言,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收益分布更加集中。
  我们统计了2015 年股市异常波动以来,A 股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区间的两类基金收益情况,结果如下:
  1、2015年6月12日至2015年7月8日股市巨幅波动区间,浮动管理费基金的收益中枢为-9.38%,普通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收益中枢为-33.48%;
  2、2016 年年初熔断时期,浮动管理费基金的收益中枢为-8.65%,而普通主动管理型基金收益中枢为-15.83%;
  3、2016 年年底,受到资金面紧张的影响,股市存在一定的波动,该阶段浮动管理费基金的收益中枢为-0.1%,普通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收益中枢为-2.03%。
  整体上看,在股市波动、下行阶段,浮动管理费基金的抗跌性强于普通主动管理型基金。
  另外,我们也统计了近年来三段市场上涨阶段两类基金的收益情况,结果如下:
  2014 年11 月底至2015年6 月12 日区间,2015 年年底股市反弹阶段,2016 年熔断过后市场回暖阶段内,浮动管理费基金的收益率中枢分别是57.83%、9.04%和1.79%;普通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收益中枢分别为117.94%、23.6%、6.39%。
  由此可见,在市场处于上行阶段,普通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收益率高于浮动管理费基金。
  从上述数据上可以看出,浮动管理费基金相比普通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具有抗跌性特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16 只权益类浮动管理费中有6 只是加入对冲策略的绝对收益策略基金,1 只是打新基金,这一类基金具有抗跌、低回撤和低波动的特性。倘若将这7 只基金剔除出样本,其余浮动费用型基金与普通主动管理型基金差异较小。三个下跌阶段,浮动管理费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数分别是-24%、-14.36%和-0.44%,并没有展现出明显优势。
  也就是说,在操作上,浮动管理费基金与普通管理型基金差别不大,并没有出现较为良好的抗跌性或低波动性。目前的16 只权益类浮动管理费用基金中,仅安信价值精选收益率少于7%时不收取管理费,东方红产业升级当收益率低于-0.5%时不收取管理费;其余基金都采用基础管理费+业绩提成的方式。
  因此,当基金净值下跌时,基金仅不收取业绩提成而已,基础管理费并不会减少。从这一角度上看,浮动管理费用机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制约基金的操作行为。同时,由于业绩提成型基金由于没有零管理费情形,基金经理在控制回撤方面也动力不足。4
  当前,市场普遍都认为浮动管理费应当属于私募专有条例。然而我们认为,浮动管理费基金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经历过大牛市之后,我们认为浮动管理费基金性价比反而比较高,倘若该基金仍然能超越前期高点,无论对基金经理还是投资者而言都是双盈结局;倘若该基金难以超越基金前期的净值高点,而基本管理费低于同类型基金,则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浮动管理费基金性价比更高。
  目前,此类基金的规模较小。如果新规后续推行,无疑是更有利于投资人的,也会促进此类基金的增长,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