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全国股转公司信息研究部副总监李萌:新三板累计融资近3500亿 分化效应初显

时间: 2017-08-11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在“新三板万里行”联合调研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全国股转公司信息研究部副总监李萌用准确翔实的数据,描绘了一幅中小微企业新三板融资全景图。截至2017年7月末,新三板企业融资额达到3484.4亿元,融资分化的效应近期越发明显。
  中小企业融资次数占比超90%
  新三板市场一直坚持以小额、快速、市场化的机制助力挂牌企业融资。2013年至2017年7月末,中小企业融资次数占90.44%,融资额占比为69.45%。企业挂牌平均费用约为200万元,仅为交易所上市的5%到10%。同时,新三板的审查效率高,完成发行备案平均时间仅约30个工作日。
  近年来,新三板的融资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至2017年7月末,5001家企业完成7569次股票发行,累计融资3484.4亿元。2016年至2017年7月末共有3852家挂牌公司完成4660次发行,融资2142.74亿元;非金融企业融资1954.9亿元,占比为91.23%。挂牌以来有过大额融资的公司2016年营收和利润增幅分别较无融资公司高21.22%和14.98%,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无融资公司的4.58倍和5.63倍。
  在已经发生的融资行为中,外部投资机构参与的外源性融资占主要地位。数据显示,外源性融资金额占比达73%,外部机构投资者投入金额为1707亿元,占比过半。大额融资对外源性融资依赖度较高,如融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1143家公司中,56%获得了外源性融资,而融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623家公司中,该比例则高达83%。
  优先股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2016年至2017年7月底,7家企业完成8次优先股发行,累计融资20.88亿元。其中,2016年发行3次,累计融资20.20亿元;今年以来发行5次,累计融资6750万元。2016年11月,齐鲁银行向7家机构投资者定向发行2000万股优先股,募集资金20亿元,主要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满足资本充足率。
  今年,“双创债”发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单笔融资额弹性大。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底,已有11家新三板企业完成了11次“双创债”的发行,累计融资12.58亿元;其中,2017年已有6家企业融资11.73亿元,融资额是2016年的13.8倍。“双创债”诞生以来,单笔发行规模从500万元至10亿元不等,可满足企业不同需求。“双创债”发行期限较短,10笔发行期限为1至3年,1笔为5年;发行利率多在5%至7%的区间内。
  265家公司过去一年融资过亿
  随着新三板的发展,融资分化效应初显。尽管新三板股票无融资现象一直存在,但近一年来也有225家挂牌公司融资次数在2次以上,有265家挂牌公司融资额在1亿元以上。
  从企业角度来看,规模更大、财务表现更好的企业融资能力更强。从规模看,有融资企业营业收入中值、净利润中值和净资产中值分别为9422万元、856万元和8560万元,远高于创业板的理论上市条件;从成长性看,有融资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1.2%和11.5%,较未融资企业高10.1个和12.3个百分点;从盈利能力看,融资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2%和9.5%,较未融资企业高2.2个和1.0个百分点。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知名投资机构进入能有效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融资能力。据统计,知名PE/VC跟投概念的挂牌公司有193家,占有融资公司家数的3.86%,但累计融资302.69亿元,占比为8.69%;平均每家公司融资额高达1.57亿元,是有融资公司平均水平的2.24倍。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引入知名投资机构后,由于此类机构资金实力强、管理较专业、市场影响大,有动机有能力与大股东进行博弈,保护其自身的利益,其他投资人也可通过“搭便车”的方式获益。另外,知名投资机构更可利用其丰富资源对挂牌公司战略发展、日常运营、资本规划等多方面提供帮助。
  此外,外部投资者更为偏好“新经济”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新经济行业的市值占比分别为60%、47%。目前在中国,有外部投资人参与融资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新经济特征更加明显,热门概念如互联网、新科技、新医疗、新环保和新文化教育等在全市场的占比为43%、在创新层占比为32%。
  值得注意的是,外部投资者对“新经济”企业发生亏损仍存认可和包容。目前,新三板有外部投资人参与融资的企业中706家亏损,占比为19.8%。这些有融资行为的亏损企业研发强度中值为10.0%,比有融资企业整体水平高4.5个百分点,更高出挂牌公司整体水平7.4个百分点。有融资行为的亏损企业中,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产业概念企业占84.13%,如神州优车、君实生物等,均在近年发生过上亿元的大额亏损,但累计融资额均在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