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三大群体望共振 指数酝酿上台阶

时间: 2017-08-08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近期,沪深300和上证指数进入短期巩固整理期。其间,大周期股、大金融股渐次回暖,继而酝酿系统性上涨。
  大周期股无疑是当前市场的焦点。该热点最直接的催化剂,就是“2+26”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去产能是一个重要环节。本轮去产能进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场化去产能,第二阶段为行政化去产能,第三阶段就是法治化去产能。至此,去产能已取得明显成效,包括炼焦煤、动力煤、粗钢、焦炭、水泥、PVC、电解铝等在内的过剩产能得到大幅缩减,相关公司的盈利拐点逐渐形成。
  大周期类产品价格逆转,意味着经济已踏入增长大周期的门槛。10年前,传统产业处于供需的“双顶峰”。现在,供需均已进入“双谷底”。供给端已得到抑制,决定增长的因素来自于需求端。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牛市并不需要等到经济高景气。
  以史为鉴,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实践已有先例,那就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当时英美的经济背景均陷入滞胀,改革举措就是减税、放松管制等。经过数年的努力,英美两国经济渐渐步入良性发展周期,其间股市则出现了一轮超级大行情(1980年至2000年)。全程观察这一轮大牛市,可发现行情支撑力并非来自于经济高景气。目前,一直困扰中国经济运行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得到解决,虽然市场还在忧虑需求,但有质量的增长,将更有力地支撑股市向牛。
  过去10年的全球经济演变,也非常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健发展。过去10年,美国经济率先复苏,这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带来新产业突破,继而引领传统制造业的复苏、逐步消化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引领美股走牛的,就是科技创新类企业(FAAMG,五大科技公司)。可喜的是,传统制造业蓝筹也开始创出新高。像波音,今年以来累计上涨56%,市值突破1400亿美元,2008年低点至今,累计涨幅超10倍。类似的,还有工程机械龙头卡特彼勒(市值676美元,PB4.8倍,2008年至今涨逾8倍)、杜邦(市值712亿,PB5.8倍,2008年至今涨8倍)。伴随着这一轮经济复苏,新产业蓝筹率先崛起,紧跟其后的就是传统龙头蓝筹。
  基于我国的经济结构,A股的优势领域体现为基础资源类,包括黑色、有色金属,以及工程机械、基础建设等,涉及钢铁、煤炭、电解铝、铜、锌、稀土、化工等,这些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对应的龙头企业率先受益,历史低估值的股价已极富吸引力。不过,必须强调,新一轮景气周期将会是追求质量、追求效率的周期,需求增长呈缓慢螺旋式上升,对应的大周期股的估值提升进程也类似,伴随盈利拐点的确定,其估值初期会V形上台阶,实现趋势逆转之后,就将进入重心缓慢上移的慢牛。这种格局,类似于此前一年的消费品蓝筹的估值提升过程。
  我们认为,目前的交易策略不变,仍应专注龙头,重心转向大周期股、大金融股,包括中国铝业、宝钢股份、北方稀土、江西铜业,以及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目前,消费品蓝筹股的估值定位也趋于稳定,大盘即将迎来大消费股、大周期股、大金融股共振的时刻,指数稳步上台阶也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