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协会曝光两私募基金被注销后仍违规经营

时间: 2017-08-08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在私募基金行业监管升级的大环境下,依然有私募基金顶风作案,在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资格后,依然以私募之名募资,甚至非法使用中国基金业协会名义违规展业。近日,北京天和融汇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天和融汇”)和北京天和融旺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和融旺”)两家机构便因上述问题,被社会举报,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自律监测工作中被发现。 据了解,天和融汇的官网网站导航栏“财富管理-基金项目列表”中公开宣传其基金产品。天和融旺则在其官方网站网传中,将协会标志放在首页显著位置,并发布《盛日融旺集团旗下天和融旺基金全面通过中国基金业协会审核》等文章,被协会证实内容不实。 事实上,这两家看似私募的机构早已不具备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在今年年初,两机构便因填报虚假信息,未向协会备案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均被协会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资格。 无私募之实,却依然以私募之名募资,显然不符合监管要求。按照规定,担任非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向基金行业协会履行登记手续,报送基本情况。未经登记,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字样或者近似名称进行证券投资活动。 在2016年2月,协会便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启动已登记机构清理工作,从登记备案源头开始,规范展业秩序和信用环境。除了严格备案制度,面对私募基金的监管还在不断升级,7月份以来已经有1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遭到处罚。 据了解,协会将两家机构的行为报告有关监管部门,并发布严正声明,要求两家机构停止非法使用协会名义,以私募基金之名从事涉嫌违法违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