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军:洞悉市场需求 提供ETF全方位服务
时间: 2017-07-31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为首批跨市场ETF之一,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自2012年5月成立以来就一直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几度蝉联金牛奖。在第十四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评选中,该基金再度摘得2016年度开放式指数型金牛基金。谈及这些年管理和布局ETF产品的心得,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经理柳军表示,ETF基金经理既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尽可能减少产品的跟踪误差,又要能够洞悉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更具前瞻性的产品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兼具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特点的SmartBeta策略指数型产品有望成为指数投资发展的重要方向。
精细化管理打造标杆产品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一经推出就备受市场青睐,不仅当时创下A股被动型产品有史以来的首募规模新纪录,之后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也一直保持在同类竞品的领先地位。
迄今为止,国内市场已经有7只ETF跟踪沪深300指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场内规模达到192.27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沪深300ETF。
对于一只被动指数基金而言,其首要投资目标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表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数据显示,2016年,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的累计跟踪偏离为1.653%,日均绝对跟踪偏离度为0.015%,期间日跟踪误差为0.030%。素来严谨细致的柳军一直坚持ETF的精细化管理。
他同时强调,投资中需要遵循全复制的要求管理和制作申赎清单,坚持以保护和平衡各类投资人的利益为前提。在保证基金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保持中性立场,尽量避免基金经理人为地给停牌成分股定价,而是将定价权交给市场。
布局SmartBeta
在带领团队管理公司旗下现有4只ETF的同时,作为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柳军对指数型产品的发展趋势也有着深入的思考。在他看来,精准跟踪指数是ETF基金经理的基本功,而策略研究和产品创新则是进阶篇。作为ETF工具型基金产品的提供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洞悉市场结构的深度演变,包括客户需求、客户策略等各方面的演变,才能提供系统化并兼具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对于被动型产品的发展趋势,柳军认为,指数基金的大发展依赖于牛市支撑,在目前区间震荡的市场格局下,指数基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并且,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在当前的A股市场,主动管理型基金获取超额收益仍然相对容易,这与海外市场主动基金整体难以战胜指数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下一阶段开发指数产品,需要着重考虑的是,如何结合这样的市场环境,给客户提供额外的附加值。
他表示,既然A股市场仍然是一个比较容易获取Alpha的市场,那么SmartBeta策略指数型产品会是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增加指数在某些因子上的暴露,并改变指数的市值加权方式,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益,既保持了传统ETF透明化和成本低的优势,又能够叠加一些表现良好的因子,提供给投资者增强型收益。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以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等为主的大型投资机构会成为指数类产品的重要投资者,SmartBeta策略将会为这类投资者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投资工具。
柳军认为,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低波”、“红利”等策略因子均会展现风采。叠加这些因子的SmartBetaETF将是公司产品设计上重点考虑的方向。
对于下半年的市场走势,柳军表示,在政策打压房地产投机和金融降杠杆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展现出较好的韧性。下半年三四线房地产数据有望超预期,而经过前期较为严厉的金融降杠杆,经济和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但年内经济发生显著好转的概率也不大,加之当前市场情绪偏低,当前风格将得以延续。具有稳定业绩增长、估值合理、高分红等价值蓝筹仍是首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伴随股价上涨,当前龙头白马股的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价值资金抱团现象显著,难免出现波折,但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其上升趋势仍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