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今日头条

时间: 2017-07-25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中国证券报】 ●社科院报告:三四季度GDP增速将为6.8%、6.7% 中国社科院财税研究中心最新报告预测,今年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6.8%和6.7%,全年GDP同比增速为6.8%左右。这一经济预测的核心基准假设为:下半年房地产增速缓慢下降至6%,消费增速稳定在10%左右,出口名义增速为8%,基建投资增速为20%左右。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在京成立 7月24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由亚金协理事会发布的倡议书提出,要超越“信息孤岛”,搭建区域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亚金协要适应跨境金融基础设施、跨境金融业务需要,充当好桥梁纽带作用。 ●额度紧俏 银行青睐类信贷业务 “原本以为过了6月末,额度紧张就会有所缓解,没想到7月还是一样紧张。”一家股份制银行深圳某支行行长如是表示。而多位银行业内人士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给出了类似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调研时了解到,在表内信贷额度趋紧的情况下,债券过桥等类信贷业务开始受到银行青睐。
●工业领域并购数量及金额居首国企并购活跃
随着重组新规的发布,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热度下滑。统计显示,2017年至今,中国并购市场合计发生并购交易4750起,总交易金额为1.4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53.9%。工业领域成为并购交易最为活跃的领域,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居于首位。同时,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企并购活跃成为并购市场的一大亮点。
【上海证券报】 ●大额“补水”为市场“解渴” 央行放量逆回购舒缓短期资金面 受近期企业缴税、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资金到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央行从7月中旬开始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上周在公开市场(不计中期借贷便利)累计净投放5100亿元,为近半年的单周新高。市场人士表示,央行近期操作对资金面呵护意图明显,缴税等因素带来的扰动影响逐步消退,短期资金面偏紧情况有望缓解。 ●租赁宅地全国首拍 平台公司独家入围底价成交 昨日下午,由上海首推的两幅纯租赁居住用地到了挂牌截止期。虽有34家房企交了竞买申请书,但两幅地块最后却分别只有一家竞买企业通过资格审查并提交了竞买保证金。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跳开现场竞价环节,位于浦东张江和嘉定新城的两块租赁宅地分别被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以底价摘得。 ●从狂躁回归理性 A股海外投资并购主旋律浮现 火热的海外并购在今年迅速回归理性。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24日),虽然A股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数量同比增长57%,但交易总额同比下降38%,其中标的涉及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体育等领域的仅为4起,同比下降100%。 【证券时报】 ●习近平:我国经济仍处在结构调整过关期 中共中央7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受益供给侧改革 钢企上半年业绩大幅造好 近期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纷纷报喜,净利翻番的公司比比皆是。不少钢企表示,业绩增长与国家去产能、供给侧改革等政策影响下的钢价大幅上涨密切相关。最新披露中报业绩翻数倍的是新钢股份(600782).7月24日晚间,新钢股份(600782)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亿元到6亿元(增幅约为350%-450%),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1亿元。 ●513起并购重组实证:协议收购提振业绩高溢价致重组失败 重大资产重组事件首次披露日前30天内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呈现小幅上升趋势。这也反映出在事件日之前,可能有部分投资者已经知晓重组事件的内容,样本整体存在信息公告上的不规范以及内幕交易的可能性。监管部门应在信息披露上制定更多的的监管措施,以打击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内幕交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