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助推资本市场开放再起航
时间: 2017-05-19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表联合公告,正式批准实施香港与内地“债券通”,现阶段拟先开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境外投资者经香港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未来再择机适时开通“南向通”。此举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债券通”将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发挥重要作用
“债券通”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稳妥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是我国既定战略。作为托管量和债券余额均处在全球前列的中国债券市场来说,逐步扩大开放、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国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参与投资者类型众多,但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截至目前,已有473家境外投资者入市,总投资余额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债券市场余额的比例仅在1.2%左右。与开放程度较更高的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债券通”将内地与香港两个市场有效联结、互联互通,并以香港为纽带,实现内地债券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对接,从而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开放的有力抓手。
“债券通”有利于国内债券市场长远发展。近期受货币政策收紧和强化金融监管的影响,债券市场较为低迷。“北向通”明确没有投资额度限制,预计开通后将给债券市场带来一定规模的增量资金,扩大债券市场交易量,提高债券交易活跃度。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范围逐步扩大,国内债券市场将加快融入全球金融市场,进而通过开放倒逼债券市场加快改革创新,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升评级承销等配套服务水平。
“债券通”有利于推动境内外债券市场融合发展,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处在从结算货币向计价、交易和储备货币发展的关键阶段。继“沪港通”、“深港通”和RQFII后,“债券通”为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又增添了新渠道,有利于增加境外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需求,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的交易和融资等业务,激活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提高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开放度,实现与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境内外债券市场融合发展,既能为境外人民币提供投资回流渠道,又能充分发挥在岸人民币价格基准对离岸价格的引导作用,更好地把握全球人民币产品定价主导权,从而奠定在岸市场的全球人民币中心地位,防止离岸市场“喧宾夺主”。因此,建设更加开放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起到全局性的支点作用。
“债券通”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直以来,香港有效发挥内地扩大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债券通”是继“沪港通”和“深港通”之后,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发展的又一新成果,香港金融市场又添新功能。这将有利于增强香港对全球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的吸引力,香港作为境外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从而保持和增强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竞争力。
“债券通”模式简易便捷并注重风险控制
“债券通”为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市场搭建了更为便捷的通道。目前,境外机构参与人民币债券市场,主要是委托具备国际结算业务能力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代理人进行债券交易和结算,即结算代理模式,是将中国模式扩展到海外。该模式对境外投资者要求较高,需要对我国债券市场相关法规制度和市场环境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相比现行结算代理模式,“债券通”将采用国际主流做法,充分考虑境外现有债券交易习惯,通过两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连接,“一点接入”境内债券市场,申请、交易和结算流程都将大为简化。在境外投资者准入上,备案材料可能会大幅简化,速度和效率将明显提升;在交易流程上,很可能境外投资者只需在常用的境外交易平台上,使用其最常用的请求报价方式向做市商请求债券价格,最后选择最有利的价格成交即可;在结算流程上,客户可能只要下达指令给境外托管行,由境外托管行完成债券结算和资金划付。
“债券通”将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确保风险可控。“债券通”是内地与香港两个债券市场、两种交易结算制度的对接,涉及到两地交易、结算等多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在技术和实施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有必要分步实施。在初期,“债券通”的境外参与者与已有可直接入市的投资者范围相同,且注重以资产配置需求为主的央行类机构和中长期投资者,这有助于防止资金大进大出。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较大,“债券通”在便利境内外投资者的同时,还要考虑可能面临的宏观风险。近期人民币汇率企稳、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有所减小,但外汇占款仍持续负增长、结售汇持续逆差,这表明仍存在一定的汇率贬值预期和资金外流压力。在此情况下,“先北后南”有利于增加跨境资本流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与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相一致,体现了稳妥审慎开放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总体思路。未来待国际资本流动形势趋于稳定、汇率波动减小及相关条件成熟时,再择机适时启动“南向通”。
商业银行紧抓机遇提供高效配套服务
开展债券交易业务、做大交易型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初期“债券通”将采用做市机构交易模式,这对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交易活跃的商业银行来说是重大机遇,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托管、结算等业务,提升市场交易能力,打造全球交易型银行。与现有银行间做市模式相比,“债券通”业务按照国际惯例设计。作为债券通业务做市商,必须按照请求报价需求,及时提供合理有效报价,并确保达成交易,一旦交易达成就不允许撤单,这对做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交易业务实力。若成为“债券通”业务做市商,商业银行将有更多机会与新的境外投资者建立交易对手关系,并为其提供做市报价服务,从而有助于扩大银行债券交易业务的国际影响力。
国内商业银行应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等境内外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全程跟进和参与债券通业务的推进。银行应按照监管要求做好做市交易准备工作,组织交易员积极研究相关业务规定,改进做市报价流程,确保做市业务顺利开展。同时,商业银行要做好系统测试和改造工作,按照业务要求,配合监管部门做好系统测试,必要时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做好系统开发。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还可以发挥海外分行较多的优势,积极主动向海外机构推介“债券通”业务,与海外机构建立交易关系,推动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债券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