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偿债高峰遭发行遇冷 信用债调整短期难现逆转

时间: 2017-05-12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银行委外收缩和去杠杆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近期债券市场的资金价格高企,供需关系明显紧张。
  近两个月以来,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的浪潮卷土重来。据数据统计,今年3月至4月,推迟或取消发行的信用债规模高达2067亿元(合计240只),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在一级发行难度日渐提升的当下,信用债的到期规模同样不容小觑。
  券商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5日的数据测算,债券市场将有接近3.5万亿元的信用债(短融、中票、公司债、企业债、定向工具)于此后8个月陆续到期,平均每月的到期规模超过4300亿元。从月度统计来看,偿债峰值会出现在8月,彼时市场将面临5750亿元的偿还压力。
  “现阶段,信用债一级发行规模的大幅收缩必然会对市场产生极大的负向冲击。”一位商行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根据个人的粗略估算,今年前4个月信用债的发行规模仅有1.5亿元,不足去年同期3.3亿元的一半。未来,持续恶化的供需关系,大概率将进一步推高信用债的发行利率。”
  “相较去年,今年主要信用债产品的发行利率均值明显上移。比如,今年4月份企业短融的发行成本就较去年12月上行了接近60BP,3-7年期中票的发行成本较去年12月上行逾90BP。”海通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表示,“对民营企业来讲,目前获得银行更多的贷款存在困难,因此其不得不继续发债以滚动债务,并承担利率上行的成本。”
  来自天风证券研究所的数据亦显示,今年以来,信用债发行利率在7.5%及以上的债券数量已达22只,除“17贵州物流园项目债”和“17兰花CP002”为国企发行之外,其余20只高息债的发行主体均为民企。从时间段来看,高息债在4月份明显增多,共有12只,已超过其他月份发行数量的总和。
  无疑,未来投资者需对银行委外大规模赎回、融资成本抬升、供需关系恶化带来的信用风险予以高度警惕。
  在货币政策保持中性稳健、严监管挤泡沫延续、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债券到期量加大、民企再融资难度不断抬升等利空因素进一步发酵的大环境下,信用风险的曝光将无可避免,届时信用资质较差的民营企业或首当其冲,成为风险“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