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违约率升 市场化程度加深
时间: 2017-02-17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6年,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企业去杠杆的背景下,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加速爆发,债券违约率和主体违约率均较上年有所提高,违约企业类型、违约券种进一步增多,公募债券市场违约级别范围不断扩展;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调升趋势有所放缓,评级稳定性有所上升,信用等级稳定性基本上随信用等级的升高而增强;各券种利差较上年基本都有所下降,但波动性有所加大,各券种信用等级基本都对利差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债券市场化程度加深。
违约率方面,2016年债券市场违约债券(不包括地方股权交易所发行的私募债)只数和规模分别达到52只和374.70亿元,远超过2015年和2014年的总和,公募和私募债券市场发行人主体违约率分别为0.52%和0.77%,均较上年有所提高。其中,公募债券市场各级别违约率整体呈现随级别降低而递增的趋势,投资级别违约率均较上年有所升高,违约级别范围也有所扩大,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向高等级发行人扩展。违约风险主要集中在景气度低迷、产能过剩严重的能源、钢铁行业,并向食品加工、建筑与工程等行业扩展。违约主体进一步延展至地方国企,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占比不断提高,但民营企业仍然是发生违约的主要企业类型。违约债券类型扩展至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和PPN,我国违约债券已覆盖债券市场主要信用类债券。违约债券的地区分布也进一步扩大,涉及省份超过10个,较2015年增长一倍。宏观经济下行和行业景气度下滑导致的发行人经营状况恶化和现金流紧张是触发违约的主要因素。
信用等级迁移方面,2016年我国公募债券市场上共有281家发行主体信用等级被调升,调升率(5.62%)较2015年有所下降,135家发行主体信用等级被调降,调降率(2.70%)较2015年有所上升,公募债券市场信用等级调升趋势有所放缓。调升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广东和浙江,集中在建筑与工程、房地产管理、商业银行等政策倾斜领域及需求稳定、轻资产、服务性行业,而调降企业主要多是山东、辽宁和山西的煤炭、钢铁和机械等强周期、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国有企业是信用等级调整的主要企业类型,其在调降主体中的占比(65.19%)较2015年(38.10%)明显增加,表明在外部支持有所弱化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从各级别来看,信用等级稳定性基本上随信用等级的升高而增强;投资级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进一步分化;投机级各信用等级发行人基本均呈现向下迁移现象。
利差方面,2016年,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处于适度宽松状态,年末流动性略有趋紧,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商业银行债券和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工具利差较上年基本都有所下降。各券种发行利率均值、利差均值以及利差的极差均随信用等级下降而扩大,表明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越低,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溢价越高。受到当年度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影响,各券种利差波动水平较上年有所加大。另外,在95%的置信水平下,短融、中票、企业债和公司债不同级别之间的利差差异基本显著。整体来看,各券种信用等级对利差整体上表现出较好的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