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境外机构配置中国债券规模两年后料达2万亿

时间: 2016-10-27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网讯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登)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债券托管余额为7264亿元,较8月末增加507亿元,创有数据以来新高。其中净增持国债410亿元人民币,为今年以来月均增量的三倍以上,并将历史最长连购纪录扩大至11个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27日报道,不过,从投资者持有结构来看,境外机构持有的债券在中国在岸债券总额中占比较低,不过今年以来,该比重持续上行,据中债登数据显示,该占比从2月份的1.53%上行至9月的1.72%。
  政策放松、人民币“入篮” 加大吸引
  境外机构对中国在岸债券的配置需求上升背后有几大原因。
  首先是政策因素,2016年以来,中国债市开放的进程进一步提速。2016年2月,央行发布了3号公告,允许境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申请进入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且对包括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的中长期投资者取消额度限制,仅对额度的使用进行了规范。
  2016年5月,央行再次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备案管理实施细则》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答记者问》,进一步明确了3号公告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细节。
  目前,中国债市的规模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据分析师们计算,未偿还的中国在岸债券总值约7.5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债市规模总和。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为35万亿美元,日本为11万亿美元。
  法兴银行固收分析师Frances Cheung在10月25日发布的报告中分析表示,近来中国银行间债市政策的放宽应该带动了更多类型投资者的需求,5月政策细节出台之后,估计花费了二到三个月完成注册程序,一些境外投资者可能在8月份首次通过这个渠道投资中国在岸债券。
  “在我的资产组合中20%是中国在岸债券,随着中国银行间债市对境外机构投资额度的取消,会使得外国投资者投资在岸债市更容易,我认为未来几年内政策会更宽松。对欧美投资者来说,为何要投资中国在岸债券?因为我们要获得正收益的国债。”富达国际的固收基金经理Bryan Collins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仅是中国方面的政策松动吸引了外资持续流入在岸债市,发达市场债市普遍的低收益情况也推动了海外投资者到中国债市来寻找机会。近期全球负利率债券的规模虽有所下滑,但仍有10.4万亿美元的国债为负利率。
  “投资者们正在寻找正收益的投资机会,我们已看到了对能提供可观收入的中国在岸资产的强劲需求。”贝莱德亚太区董事长杜礼安(Ryan Stork)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据德意志银行在9月底公布的一项投资者调查显示,外国基金经理计划在未来一年把各自对人民币债券的配置增加一倍,至外汇投资组合的大约13%。
  此外,随着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的需求进一步增加,相应带来资本流入。
  香港GlobalRMB副主编Rev Hui 在10月26日的中国固收投资网络研讨会上表示,预计人民币“入篮”将从各国央行处吸引到250-300亿人民币的配置。
  主要配置国债 和政策性金融债
  “最近几个月以来,我们看到了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国债的持续增持,以及对政策性金融债券的需求反弹。9月境外机构增持了410亿人民币的国债,370亿人民币的政策性金融债。我认为部分原因是人民币‘入篮’带来的配置需求,因为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的部分资产是根据特别提款权来管理的,另外加入人民币资产也带来了货币对冲的需求。预计未来几个月,我们将继续看到由‘入篮’引起的资金流入。预计到2018年底,海外机构持有的在岸债券规模将达2万亿元人民币。”Frances Cheung说。
  不过,Rev Hui指出,对于中国在岸债券投资通道的开放并不意味着一切,海外的投资决定还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前景、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人民币汇率、中国债市何时被纳入全球指数及中国本土评级情况和违约率等问题。
  从境外机构持有的在岸债券结构来看,据中债登公布的数据显示,主要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两者合计占比约8成,信用债的占比为1成左右。
  “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信用债的配置需求较少的原因在于,中国本土的信用评级使他们困惑,另外和其他市场相比,中国信用债的违约还是很少(注:这意味着刚性兑付、政府兜底的情况仍然普遍,没有实现市场化)。”Rev Hui说。
  “中国债市若被纳入全球指数,单单指数基金可以带来1000-1500亿人民币的资金流入。”Rev Hui补充道。
  全球最大的指数提供商富时罗素公司(FTSE Russell)的首席执行官麦思平(Mark Makepeace)此前对媒体表示,预计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全球债券指数提供商会将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全球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