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献策培育中国债市流动性
时间: 2016-10-24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人民币已于10月1日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IMF官方认可的全球储备货币。多位美国专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要在全球储备货币竞争中站稳脚跟,还需要中国进一步支持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其中,培育国内债券市场流动性对巩固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颇为关键。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告诉记者,中国政府已采取一些非常重要的措施增强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包括对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私人机构投资者等开放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且不设投资额度限制。下一步,他认为中国需要培育一个更具流动性的国内债券交易市场。他说,目前中国银行机构购买国债后习惯持有国债直至到期,国内债券市场交易量不大,对储备资产管理者来说显得流动性不足。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告诉记者,拓展国内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和流动性是支撑一国储备货币地位的关键条件。他表示,许多外国央行和机构投资者喜欢在其资产组合中配置政府和企业债券作为安全资产,中国也需要提供多种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来增强人民币的吸引力。
普拉萨德指出,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与美国国债市场的规模、深度和流动性息息相关,当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时,投资者喜欢涌入美国国债市场寻求避险。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很快,但外国投资者参与程度不高。
他认为,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培育出规模大、流动性高和监管良好的国内债券市场。他强调,流动性高是指市场必须有足够的交易量来确保投资者可随时进行交易,同时他们的交易行为本身不会对债券价格产生剧烈影响。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告诉记者,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以及中国金融发展程度不断上升,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指出,目前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比例被低估,中国需要创造条件让投资者可以持有更多人民币资产。
他同时强调,成为储备货币有利有弊,中国也需留意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后带来的意外后果。他表示,对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讲有利的是该国可以广泛发行以本币计价的债券,不利的是全球风险上升时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储备货币发行国,从而推高本币汇率。
普拉萨德表示,如果中国继续推动金融改革,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他相信人民币可以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他预计未来10~15年,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资产的比例将从目前的约1%升至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