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换债券理财产品热卖中 怎样才能抓住投资机会?
时间: 2016-09-26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最近两周,微信朋友圈经常出现“可交债”一词,甚至一批可交债产品成为“爆款”,想抢也抢不到!可是很多小伙伴们想问,究竟什么是可交债?中国基金报记者研究发现,可交债的全称是“可交换公司股票的债券”,最大特点是:能在股债中游弋,“债性”能规避股票下跌的风险,而“股性”能享受股票上涨收益,在目前股市、债市都缺乏趋势机会的大背景下是不错的品种。
而今年随着定增的火爆,一批可交换债都是私募发行,因此大部分投资人只能通过私募基金或专户产品间接参与可交换债券,相对来说门槛在100万元以上(持有金融资产超300万)。从不少分析机构观点来看,今年布局可交债是个不错时机,选择产品时重点看管理人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投资范围、杠杆水平、流动性和费率等问题。
可交换债究竟是什么
究竟什么是可交债?用专业说法,可交换债券全称为“可交换公司股票的债券”,是指上市公司股份的持有者通过质押其持有的股票给托管机构进而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的持有人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内,能按照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件用持有的债券换取发债人质押的上市公司股权。可交换债券是一种内嵌期权的金融衍生品,类似于可转债和股权质押。
很多投资者对可转债和可交换债“傻傻分不清楚”,简单来说,他们的发行主体不同,可交债发行者一般都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转债发行者则是上市公司。前者转股不存在摊薄,而后者转股则会摊薄股东权益。
若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投资可交换债,可获得如普通债券一样的票息收益,但也存有将债券交换为股票的可能,若持有到期未行权可就如同普通债券一样获得本息,“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绝对收益品种,在熊市里较受欢迎。
用数据说明,假如债券利率是7%,事先约定的换股价格是20元,而当换股期间股票涨了5%即21元时,用20元换取21元市值股票的收益仅为5%,因此获得7%的债券收益更划算。但若当换股期间股票涨了10%即22元时,则换股收益高于获得债券票息。
这就是说可交债最大吸引力在于收益空间——转股带来的收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可交债的转股价不是一直不变的。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触发向下修正条款。而且初始转股价格也有规定,是换股价的设置需满足不低于发行日前一个交易日可交换股票收盘价的90%以及前2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均价的90%要求。
数据显示,目前可交债的债息一般差异较大,绝大多数在3.5%~8%之间,而且期限一般是1~3年;更有补偿利率条款:也就是说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换股,将债券持有到期,即获得补偿利率,这样会降低债券持有人的换股意愿,同时降低了发行人被动减持股份的可能性。目前已经发行的可交换私募债的初始质押担保比例在 100%~120%之间。
可交债这一品种自2013年10月开展以来,发债频率及次数不断增加,近半年来达到高峰。数据显示,这类产品发展迅速,目前发行数量已经逼近50只,发行规模超450亿,平均票息大约在5%,私募可交债成为主流品种。不少人士表示,考虑到企业的融资和减持需求,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将会很大。而且从已经发行的可交债表现看,不少品种表现优秀,如16泛华债02、16山田01等。
产品在增多
布局好时机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大部分可交换债都是非公开发行(即可交换私募债),因此投资人想参与可交债投资最好办法是通过理财产品间接参与,经过几轮股灾,目前也是不错的布局时机。
目前布局可交债的品种在增多。据数据统计显示,名字里存“可交债”三字的私募品种达到9只,其中主要是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浙银钜鑫(杭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为受托人,不少品种是连续发行。据悉,目前一些公募基金公司也在逐渐关注这类品种,已有相关的专户产品参与投资。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产品较大特点可放大杠杆。因为相对而言这类品种安全系数尚可,拥有足够安全边界且潜在收益又不错,投资者会通过放大杠杆来增强收益。据记者了解,大部分产品都会放1.5倍或2倍的杠杆。杠杆是双刃剑,或能放大收益,同时也增加成本,因此投资者布局时,需要注意其中的成本,有可能单位净值不体现,但在项目退出时才体现出来。
一位机构人士表示,当前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余地不大,二级市场中增量资金入市意图不强,而大小非和定增减持压力较大的状态,市场基本形成了“震荡市”的一致预期。当前市场避险情绪较浓,因此布局可交债较为适宜,这是一个用持有时间来换取未来上涨空间的投资品种。
金斧子研究员表示,可交债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投资品种。可交债作为内含期权的债券,拥有固定本息的同时享受股票市场上涨的收益,进可功,退可守。现在二级市场后市不明,很多人想参与股市,又担心股市下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可交债这个新锐产品就大有作为了。
截至9月20日,今年已有29只可交换债成功发行,另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其重要股东启动可交换债发行程序。在规模方面,这46只可交换债合计募集资金约597亿元,是此前三年总和的两倍。有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可交债的发行规模将会有上千亿。在行情风口来临前进入,目前或是比较好的机会。
多角度筛选
可交债有优势,但是也不能“闭着眼睛买”,投资者需要注意其中风险,要从管理人能力、投资范围、杠杆水平、流动性和费率等问题进行考察。
有分析师告诉记者,可交债拥有股债双性,要会从两个角度进行选择。首先,这是一只债,发行人有能力到期偿债是投资的基础。然后,这是一只拥有转股权的债,标的股票未来有上涨空间是获取高收益的来源。因此会选择发行人主体实力较强,标的股票成长性较好的可交债来投资。
因此,管理人是最核心的要素,投资者最好关注本身实力较强、投资可交债经验较为丰富的管理人发行的品种,甚至可以重点关注二级市场投资能力较强的管理人。此外,投资者在购买产品之前,最好先关注产品会布局的可交债品种,也了解下债券发行主体的负债率、行业属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此外还可以看看一些核心保护条例、股价下修条例、回售条款保护等细节,不要盲目跟风。
除了管理人的实力外,产品的投资范围是第二个核心筛选要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目前多数可交债产品的投资范围不一,有些是布局一只可交债,有些是布局多只可交债,有些是“可交债+定增”、还有“可交债+可转债”等多元品种。投资者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所购买产品的投资范围多大?最好选择聚焦于可交债的品种,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可以选择“可交债+债券类”的品种,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可交债+定增+股票”等品种。第二,需要关注投资单只可交债的比例,一般是不可以超过资产净值的20%。
实际上,对于机构而言,根据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可以通过可交换债中换股价格、票面利率、修正、赎回和回售等条款设计,将产品设计成偏股产品、偏债产品和平衡性产品。投资者选择产品时,首先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偏股、偏债、或平衡性的产品,如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者,就最好不要选择偏股的产品。
第三需要注意的是产品流动性,往往可交债运作时间最少1年,一般是1~3年,因此需要注意两个条款,一看是否会延期或者是否会提前结束,往往提前结束意味着转股成功;二是看运作期限是否可以退出,多数产品规定,存续期间不设开放期,不开放参与和退出。因此,要注意投资资金的使用时间,参与可交换债的最好在三年内不急用的资金。
此外,还需要注意是否是结构化产品,一般若是结构化产品,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可以选择劣后级,收益率或更高一些。费率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一般也存在认购费、管理费、托管费,以及业绩浮动报酬,一般管理费在1.5%左右,业绩浮动报酬多是提取超越基准的20%。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有债性兜底,配置可交换债还是要警惕风险。比如持有到期未发生换股,是获得债息收益,目前这一收益水平看似不错,但是前提是发行人不违约,因此存在信用风险。要对可交债发行人的持股数量、质押情况、发行动机进行深入了解。在风险控制得尽量低的前提下,追求合适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