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负收益率债券 未能达成使命的奇葩

时间: 2016-08-10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美股北京时间10日讯 借钱给别人,还为此向对方支付利息,在理论层面看上去非常荒唐,但是在实践中似乎完全不成问题。
  CNBC报道指出,所谓负收益率债券,就是说投资者购买债券,不但拿不到利息收益,还必须倒贴钱。表面上看来,他们似乎是在等待价格上涨,然后将其卖掉,靠差价来获得利润。
  不管怎样,现在日本和欧洲的政策都已经是如此了。
  主权债券发行者和央行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是要将资金赶向那些风险更高的领域,二是到处充斥的负收益率债券会拉高通货膨胀,刺激增长。
  可是,当负收益率债券的规模已经超过11万亿美元,大家期望看到的结果却依然没有出现,质疑之声自然也就日益高涨了。
  “精神病的定义就是:一遍又一遍做同样的事情,却指望有不一样的后果。这就是我对当下这些央行的概括。”Action Economics固定收益分析部门负责人鲁伯特(Kim Rupert)评论道,“我以前根本想象不到自己现在会这样说。我曾经对这些央行银行家们满怀敬意,但是现在,他们却胡来得太过分了,而且没有获得多少成效。”
  在负收益率机器当中,央行是个关键性的部件,因为是他们买进了很大一部分负收益率债券。
  目前,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许多其他国家,收益率都已经是负数。尽管迄今为止,美国联储尚未拥抱负利率,但是美国的利率也处在历史性的低水平,隔夜拆借利率七年多以来一直接近于零。
  事实上,负收益率的现实直接导致了两种让人们非常难以接受的结果。首先,大家都感到恐惧,认为这样的政策会出现,必定是因为局面糟糕到了自己无法想象的程度。其次,由于投资回报率超低,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他们不得不大大增加储蓄。
  摩根士丹利首席跨资产策略师希茨(Andrew Sheets)周二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谈到了负利率:“只有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时候,人们才会更多举债,更多消费。可是现在的负利率政策是前所未有的,这实际上就打击了人们的信心。”
  各央行原本就是本国经济前进方向的引导者,但是美国联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还是走得太远了。他们将目标基金利率削减到0%至0.25%,还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债券买进,即所谓量化宽松,现在,他们在资产负债表也因此膨胀到了大约3万8000亿美元。
  可是,不管联储如何动作,这些年间,美国经济的年增长速度从来不曾超过2.5%。通货膨胀始终低迷,而最大的受益者是股市,从2009年的低点开始,到现在已经上涨了225%还多。日本央行就更夸张,从1990年代早期就开始不断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但始终都是徒劳。
  “整体而言,量化宽松就是一场失败的实验,一切都是在重复日本刺激的轨迹。”鲁伯特不客气地说,“零利率、负利率,还有若干万亿的刺激,也只能换来一个百分点的增长。事实上,我很怀疑他们希望达成的成就一样都没有达成。”
  鲁伯特说,除开没有成效之外,全球负收益率债券周期更让人担心的,是短期内恐怕都无法解套了。
  在周二递交客户的研究报告当中,美银美林的研究投资委员会也试图解释为什么会有人发行,有人购买负收益率债券。
  “负收益率颠覆了人们头脑中一些基本的金融原则。”固定收益策略师莫罗(Martin Mauro)写道,“负利率之下,债券投资者还要倒找钱给发行者。还有,到期时人们拿回来的钱还不如自己当初投入的钱多。负收益率债券一切都是和常识相反。”
  投资者希望债券价格上涨,让他们获得足以超过收益率损失的资本利得。
  换言之,过去典型的债券散户是买进持有,收取利息,直至到期拿回本金。现在的负收益率债券显然不是为他们准备的,而是更适合那些希望拿来“炒”的交易者和机构投资者——当然,还有央行。
  “理论上说,人们愿意考虑负收益率债券的原因只能是因为他们认定未来将出现价格紧缩,这样,将来取回的本金就比今天更有价值了。在大多数国家,这都很难视为合理的预测。我们发现,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买进持有投资者,或者说长期投资者在买进这些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