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千亿级债券投资经理的离职冲动

时间: 2016-07-08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银行委外(银行理财资金委托外部投资)资金正在改变资管圈及圈内的人事动向,不少商业银行固收类投资经理跳槽后薪资翻两番已成大概率事件。
  申万宏源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银行投向主动管理类的委外资金为8万亿,这个数字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迅速增长到了10万亿,季度增速达到了25%。
  委外“躁动”使得银行业的固收人才成了“香饽饽”。“现在,随便去一家公募或券商资管,年薪达到100万并不难,如果业绩不错,200万也有可能。”《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就接触到了一名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经理,他正考虑从多年的银行资管部离职,投身委外市场。尽管手里管理的资金量将由原来的千亿级别缩水到十亿或数亿,但在他看来,委外市场的发展势头已不可逆转。
  决心走出银行
  “如今我手里能调动的资金超过了1000亿元,主投债券,偶尔也会做FOF。”7月5日下午,交易所债市收市后,在北京金融街某商业银行大厅里,该银行的债券投资经理季可(化名)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
  季可是银行旗下资管平台的投资经理。80后的他毕业于西南某知名财经院校,读研期间常在公募固收部实习,毕业后却阴差阳错地留在了银行资管部,一待就是8年,如今已晋升为投资经理。
  说到目前的职业状态,季可颇为自豪:“手下有好几名助理和研究员,但只有我才能下单。”
  1000亿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但在这个流动性异常充裕的时代,似乎又算不了什么。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流通中的货币M0余额6.32万亿元,同比增长4.9%;同期狭义货币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增速上升至15.2%;广义货币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远超去年初设定的12%左右目标。
  有分析人士表示,M0增速远小于后两者,说明资金大量沉淀在银行体系,使得银行这部分资金的投资需求大幅增长。当然,类似季可所在的大型商业银行资管平台,千亿规模实属正常。
  季可也提到了巨量资金的劣势——没办法创造超额收益。“我基本不怎么调仓,毕竟这么大的体量,不可能做得像几个亿的公募、券商产品那样灵活。”季可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公募固收业务摊子不小,委外定制热情很高涨,券商资管这方面布局得少一些。总体而言,它们比银行资管平台的收益率要求高一点,也更具有挑战。”
  “在银行管再多钱也不能当饭吃。”季可告诉本报记者,过一段时间他就要离职了。尽管在这家商业银行工作了整整8年,已是千亿级别的投资经理,但他觉得自己的收入被严重低估,“银行一年到手30万~40万就算不错了,而且工作强度也很大。”
  当前,银行以外的资管行业招聘数量在增长,尤其对固收方面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用季可的话就是“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银行委外“躁动”
  如果说2015年流行权益类基金经理奔私,那2016年这股换岗潮流便转到了债券基金经理身上。背后的逻辑则是庞大的委外资金对固收产品稳健性的青睐日渐增长。
  申万宏源统计显示,当前银行全部的委外资金规模约为20万亿,其中投向标准化资产的主动管理类的委外资金2015年年底达到了8万亿,今年一季度猛增至了10万亿。短短一个季度,主流的委外产品增速达到了25%。
  委外暴增,对公募市场的改变立竿见影。《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在《巨无霸“定制基金”乍现 10万亿委外重塑公募生态圈》、《巨额委外情投定制基金 银基“捆绑”利益链浮现》两篇文章中描述了委外大潮下公募行业的变化,比如定制产品成风,大量受青睐的定期开放式债券产品密集发行。由此,整个资管市场对于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的需求大幅增加,基金经理跳槽率也随之增加。
  “以前是基金挑人,现在我们可以挑公募了。”季可表示,“现在可以选择的机会很多,原来考虑的是去北京一家事业部制搞得不错的公募,但后来知道实际业绩分成比预期差一截,就不考虑去那里了。现在,随便去一家公募或券商资管,年薪达到100万并不难,如果业绩不错,200万也有可能。”
  券商资管“反扑”
  在季可看来,券商资管也可能是一个去处,这个行业对委外和固收业务的重视度也在大幅增长。
  据申万宏源估算,2015年银行全口径委外规模为16.69万亿,其中理财委外规模达到了5.17万亿。从委外机构类型来看,由于保险资管计划规模较小,券商资管计划是银行主要的委外合作对象,占据近半,其次为基金及子公司专户。
  不过,时移世易。2015年,券商承接的大量银行委外资金多数充当了结构化产品中的优先级。但下半年爆发的“股灾”重创了这种业务模式,让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大幅下降,劣后及结构化产品需求大幅萎缩。
  进入2016年,当公募行业的保本、定开债产品大卖时,券商资管仍在以结构化产品撑场面。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券商资管发行了1591只产品,累计募集资金757亿元,平均单只基金的规模为1.95亿元。
  “公募抢占到了制高点。”上海一家本土券商的债券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结构化产品正在萎缩,客户的需求不大,产品也没什么吸引力。而公募定制型债券基金正在爆发式增长,券商资管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也需要在委外的债券型产品有所斩获。他们正在大力招揽人才,以期弥补助势。
  今年6月15日,公募业内知名的债券大佬饶刚入职东方证券资管震惊业内。2006年起,饶刚执掌富国基金固定收益部因业绩出众及受到罕见的监管处罚一度名声在外。2015年饶刚离别富国基金之际,还担任着富国基金总经理助理,如今“晋升”至东方证券资管副总经理。
  无独有偶,另一家大型公募的固收负责人也在换岗。6月23日,大成基金公告称,副总经理钟鸣远离职。钟鸣远离职前,负责大成基金固定收益团队。而在加盟大成基金之前,他还在公募巨头易方达基金担任固定收益部门的副总经理。
  大佬出走之际,基金经理们也在奔跑。截至目前,今年以来离职的债券型基金经理人数达到30余人。华南一家大型公募的副总对本报记者表示,委外业务大发展的时代,债券基金经理跳槽随处可见。有的在乎平台,有的在乎薪资,每跳一次槽,基金经理的身价正常会有所提高。
  固收人才身价上涨
  委外业务助长了公募与券商资管对固收业务的重视度,也提升了行业人才的“身价”。
  一家专注金融行业的猎头公司张华(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固定收益投资经理的需求就一直盖过股票型基金人才,目前他手里有好几个债券基金经理的招聘需求,国都证券的资管、摩根士丹利华鑫、第一创业证券资管和大成基金。
  “基金和券商资管现在都想扩大规模,对人才需求还是挺大的。但是也要看人选是不是符合他们的需求,现在固定收益更受欢迎,但即便都是固定收益投资经理,每家公司的偏好还是不一样的。”张华说。
  张华还表示,对于普通的投资经理而言,券商资管的薪资形式一般都是低固薪、高奖金;公募底薪高一些,奖金就稍微低一些,“券商一般投资经理的固定月薪是3万左右,公募可以给到4万~5万了。公募对业绩和人选的要求相对高一些,正常行情下,年终奖也会超过12个月。”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中还得知,固定收益类投资经理走俏的同时,相关配套人才也备受宠爱。比如,一些大型公募为了满足银行的需求,专门配备了10人以上的债券类评级团队,有会计师事务所经历的人才正在成为各家机构挖角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