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地方债发行首现流标 市场化发行时代开启?

时间: 2015-08-10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上周五,辽宁省地方债的发行结果着实让市场大吃一惊。不仅各期限债券中标利率较下限上浮,10年期专项债更是首次出现流标未招满。 对比其他各省地方债的顺利发行,辽宁省地方债的招标结果显然有些“尴尬”。地方债发行为何会出现利率全线上涨,甚至是流标? 从资金面看,随着股市调整资金回流,目前债券市场并不缺流动性,流动性因素并不足以解释利率上浮和流标的结果。如果要用地方政府的信用溢价来解释,则更行不通。虽然中国各省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但今年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省市级信用评级仍清一色的为AAA,即使有些省份今年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较快或出现负增长,也并不妨碍其获得AAA的高评级。更何况与辽宁省经济发展状况相似的“东北兄弟”黑龙江、吉林,在今年发行地方债时并未出现利率上浮或流标的情况。 当用市场流动性、发行主体信用风险等市场化因素分析无果时,就要从我国地方债发行的“特色化”因素入手。毫无疑问,自打各省可以发行自发自还的地方债以来,各省地方债不仅获得超额认购,就连中标利率也几乎与同期限国债利率相近,甚至出现了山东省发债利率低于国债利率的“奇观”。 虽然债券市场地方债的供给压力在不断增加,但各家银行认购的热情不减,而银行不断认购低利率、长期限地方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财政存款。 “财政存款是各家银行争抢的肥食,由于我国目前地方财政管理仍较为低效,大量的财政收入常年存放在银行,并未加以好好利用。但对银行来说,存款向来是最核心的成本来源,财政存款不仅规模大,且大部分仅按活期或定期存款支付利息,如此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各家银行自然蜂拥争抢。”一位银行债券发行部门专业人士说。用认购地方债来换财政存款,这是银行与地方政府间的交易,但如果双方配合不够默契,财政存款在各家银行间分配不均,双方的合作自然难以顺利推进,地方债发行也会受阻。 辽宁省地方债流标一事能否开创我国地方债的市场化发行模式,还不好妄下定论,毕竟这个结果很大程度是受非市场化因素干扰。可以期待的是,随着地方置换债发行规模的不断加码,地方债供给压力不断增加,至少地方债信用利差会扩大,中标利率与同期限国债利率分化会逐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