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抢购国债的为何多是中老年人

时间: 2016-05-12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5月10日,今年第三期国债开售。一如前两期,此次国债销售依旧火爆。全国多地银行门口,出现了门还没开,投资者已经排起长龙的现象。本期国债最大发行总额300亿元,被一天抢光。因为不是节假日,时间上中老年客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这期国债的购买者仍以中老年人为主。 中国投资市场要多怪有多怪,“中国大妈”抢购黄金让世界惊叹,投资国债排起长龙的也是中老年客户,他们手中握着大量投资不出去的票子,就是没有一个让他们觉得安全的投资领域与渠道。本期国债票面年利率呈现出下降态势,其中,三年期票面年利率由上期的4%下降到3.9%;5年期票面年利率,由上期的4.42%下降到4.32%,可是,依然没能挡住这些中老年投资者的热情,投资风险与收益双向作用符合他们利益诉讼的选择。 其实,中老年投资者成为国债购买的主力军,一个主要原因是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无法让中老年投资者产生安全感。据银率网数据,上周各家银行累计发售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88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3%。当然,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会相对再高一些。但近一年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提前终止或者到期不能兑付最高预期收益的情况,且未来银行理财在刚性兑付上存在不确定性,这使得其投资吸引力降低。 伴随着P2P以及线下理财平台不断“暴雷”,中老年投资者对P2P产品存在的风险越来越担忧,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4月P2P行业平均收益率为11.24%。而时常开设在社区门口的线下理财公司的收益率动辄达到12%或者15%以上。即便P2P行业高收益率特别扎眼,可一些中老年投资者对这类宣传收益较高的产品已经不再盲目购买,其风险偏好开始悄然走低,很多转向了安全性高、收益也相对不错的国债。 中老年投资者看好国债,主要是看中国债利率比银行定存高,现在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5%,而国债收益率要高一些。最主要的是国债让他们放心,比起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P2P都安全。由于中老年投资者相对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相对偏弱,他们对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既无法弄懂也无法顺利操作,面对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或基金,可一看那些厚厚的说明书,就觉得不好懂,生怕不保险。 现在,中国中老年投资队伍日益扩大,如何帮助他们理财、理好财,不仅是政府金融机构的事情,也是各类投资品如何采用更简便、更直观的方法来吸引中老年投资者的问题。可面对中老年投资者“你说我们不买国债,还能买啥”的追问时,我们除了看到专门为中老年投资者设计的理财投资项目不尽如人意之外,只能说我们的金融机构在吸引中老年投资者上是不是做得不到位呢? 事实上,当下国债走俏表明中国投资渠道的单一,中老年投资者寻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反映出中老年投资者不差钱,差的是缺乏有利可图而又安全的投资品种。这也说明了金融工具创新不足的现实。而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是开发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的中老年投资的项目,在向他们推荐、推广时,无论在说明上,还是操作上,都要通俗易懂和简便易行,要确保他们的投资在不承担更多风险的情况下,体验和享受到投资理财的快乐与愉悦,这恐怕是金融机构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