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债券违约频繁出现 信用信仰该如何维系

时间: 2016-04-26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自去年开始红火的债市,现在却被频繁的债券违约、发行人取消发行、营改增增加交易成本、债市杠杆率过高等一系列问题搅得一片混乱。纵观目前的债市,最令市场参与者担心的,恐怕还是不知道自己投资的债券哪一天会“触雷”。 其实,这种惴惴不安的心态早已显露。自2014年3月超日债违约打开了债券违约的潘多拉魔盒后,债市违约事件就一发而不可收。据统计,目前已有25只债券实质性违约,其中今年以来违约的就有11只,速度明显加快。 记得去年底记者参加一个债券论坛时,不少投资者表示,从已经违约的案例看,作为债券持有人,通常对债券违约的深层次原因很难了解,基本上是后知后觉,很难较好地回避债券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只能自求多福,希望能够幸运地躲开“雷区”。 这种心态其实反映的是国内债市的一个通病,那就是信息披露不够公开、充分,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情况不能及时了解。从此前的天威保变与天威集团资产的互相腾挪令债权人受损,到中铁物资在债券持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布正研究债务重组的信息并暂停债券交易,再到上周天津钢管突然宣布正式从陷入债务困局的渤海钢铁集团分拆出来,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资产重组的同时,并未充分履行及时信息披露的义务。更为重要的是,涉及资产重组等事关企业盈利前景和偿债能力的重大事项,债权投资人已经沦为事后的被告知人,丧失了参与企业资产重组方案决议的权利。 实际上,包括发改委、证监会、交易商协会等部门都曾制定过相关规定,对债券持有人会议召开的情况和债券持有人的权利都有具体的界定。以企业债券持有人会议为例,规定要求,在债券存续期内进行资产重组,属于对债券持有人权益具有影响的重大事项,重组方案必须经企业债券持有人会议同意。 规定有了,但具体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债券持有人会议机制并未得到充分落实。随着类似情况一再发生,投资者会因担心无法切实保障投资权益而影响投资积极性。近期不少企业取消债券发行计划,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受投资者的谨慎态度影响。 市场瞬息万变,三年前人们还在讨论是否应该打破刚性兑付,现在转而担忧刚性兑付打破后,如何有序妥善处理债券违约。从目前的情况看,违约后续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有的企业甚至存在恶意逃废债的情况。 投资权益的保障需要债券持有人一致维护,对影响权利义务的行为,以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积极诉讼维权;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对蓄意破产、划转剥离资产等逃废债务行为严厉打击,进行追责处理。信用信仰是支撑债券市场融资功能的基石,要靠法制化、制度化手段切实有效地维护。 因企业经营亏损引发的债券违约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平等协商,保障债权人的充分知情权和参与权。而对于恶意债券违约,则要毫不手软、绝不姑息地予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