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托管数据暴露债券增减持动向 险资已“变心” 外资很“专一”

时间: 2017-08-04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债登”)日前公布,截至2017年7月末,该公司债券托管量达47.44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近1万亿。主要投资者中,商业银行仍是最主要的增持者,而值得一提的是,境外机构连续第五个月增持债券,7月增持规模创今年以来新高。 托管量增加近一万亿 中债登2日晚发布的统计月报显示,截至2017年7月末,在该公司登记和托管的债券面值总额达474396.34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996.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128.21亿元。 按债券统计,7月份政府债券托管量增长仍最显著,共增加9472.43亿元,占到全部债券增量的94.76%,其中又以地方债增长最为突出。7月,地方债托管量增加7537.58亿元,较上个月多增2925.32亿元;国债增加1934.85亿元,增量与上个月大致相当。据中债登公布,7月地方债供给显著放量,发行总额达8453.08亿元,由此推动托管量明显增加。 非金融企业信用债方面,7月企业债托管量增加370.87亿元,扭转了此前连续两个月的下滑势头,与近期信用债供给恢复的表现一致。 境外机构连续增持 按投资者统计,7月份商业银行仍是最主要的债券增持机构,当月商业银行债券托管量增加8765.94亿元,远高于上个月的4828.71亿元,以大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增持为主。作为地方债的投资主力,7月银行持债量大增与当月地方债供给放量有密切关系。 非银机构中,基金类机构托管量增加1697.37亿元,为2月份以来连续第六个月增加,但较上个月少增2287.76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托管量减少346.04亿元。6月份月报则显示,当月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债券托管量大幅增加2582.06亿元。 作为非银机构中仅次于广义基金的债券投资大户,7月保险机构的债券托管量减少1036.68亿元。年初以来,保险机构一度是债券市场上最坚定的增持者,但自6月起,险资已连续两月减持债券,托管量反倒比上年末减少了1672.0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增持力度减弱、险资反手减持的同时,境外机构却一直在增持,且增持力度有所加大。7月份,境外机构托管量增至8414.6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当月增加377.86亿元,为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五个月增加,且增量创今年以来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基于宏观形势和微观效益变化,人民币资产的回报预期逐步改善,对人民币资产估值构成有力支撑。而从估值比较的角度来看,当前人民币资产性价比较高,对外资显现一定吸引力。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下降,则有望进一步打消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的顾虑。随着人民币汇率趋稳甚至小幅升值,外资增持的潜力将有望得到继续释放。 需指出的是,对于7月主要机构债券托管量变化的全面分析,还有待上清所债券托管数据的公布,目前该所是银行间非金融企业信用债的主要存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