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新规后受捧 38家上市公司终止定增改发可转债
时间: 2017-07-31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平安银行7月28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260亿元A股可转债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未来公司业务发展,在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30日,共有105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预计募集规模为2438.63亿元,同比增长34.6倍。实施方面,今年共有40只可转债发行,发行规模共计801.77亿元,同比增长122.3%。可转债规模同比大增。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再融资新规后,38家上市公司公告称终止定增改变可转债,可转债优势逐渐凸显。
预案发行规模大增
2017年以来,共有40只可转债已发行,发行规模共计801.77亿元,同比增长122.3%。其中,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14家,超30亿元的有6家,超100亿元的有2家。去年同期,共有36只可转债发行,规模超10亿元的有9家,规模超30亿元的有3家,没有超过100亿规模的企业。
预案方面,2017年以来,共有105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预计募集规模为2438.63亿元。而2016年同期,仅有3家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预计募集规模仅为68.5亿元。预计发行金额方面,超过100亿元的有4家,民生银行预计募集500亿元,位列第一;航海控股和宝钢股份预计募集150亿元,位列第二;宁波银行预计募集100亿元,位列第四。预计募集金额超过10亿元的有59家。今年以来,可转债预案和发行规模均大幅增长。
分行业来看,实际发行方面,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共5家,位列第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各3家,位列第二。预案方面,以证监会行业标准划分,计算机通讯和电子设备行业共10家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位列第一;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共有8家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位列第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共有6家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位列第三。
2017年以来,共有9家上市公司可转债转股,共计175笔,转股金额约为45.1亿元,同比增长544倍。去年同期共有5家上市公司涉及债转股,转股金额约为827.3万元。
以白云机场为例,公司日前公告称,2016年发行的35亿可转债自2017年6月7日起停止交易和转股,尚未转股的0.19亿“白云转债”将以每张100.11元的价格全部被赎回。累计转股部分达99.55%,共转股2.77亿股,占转股前股份总额的24.1%。华泰证券称,白云机场可转债转股后,未来债务压力大减,考虑T2航站楼建设,预计公司仅有不足15亿的资金缺口。
定增终止后转向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在上述105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可转债发行预案,共有38家上市公司是因终止定增,而改为可转债发行,仅7月份就有湖北广电、道氏技术、歌力思等3家终止定增转向可转债发行。
道氏技术公告称,终止2017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改为公开发行不超4.8亿元可转债,全部投资于锂云母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化项目。
歌力思公告称,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并撤回相关申请材料,拟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69亿元,用于萝丽儿品牌设计研发中心扩展项目、营销中心建设项目,以及收购唐利国际10%股权,补充流动资金等。中信建投证券称,由于近期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公司终止了原拟募集6.717亿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改以发行可转债募集6.069亿元满足融资需求,融资规模变化不大,融资速度有望显著提升。
业内人士称,再融资新规之后,可转债的优势更突显。首先,可转债可向原股东优先配售,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优先配售的情况下,可不改变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大股东利益一致;且发行不受“18个月”时间间隔限制;而审核环节中,可转债在审核标准不降低的情况下可单独排队,享受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