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银行业热点聚焦系列:短期波动酝酿投资机会

时间: 2017-07-11  文章来源: null
  本周视点
  上周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其中以专题的形式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尽管这并非正式的监管文件,但或许代表了未来的监管方向。
  1、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 多万亿。根据《报告》披露,截至2016 年末银行理财资金余额29 万亿(含表内外)、信托公司受托资金余额17.5 万亿,此外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10.2 万亿、17.6 万亿、16.9 万亿、1.7 万亿。
  2、当前资产管理行业主要存在五大问题:资金池、多层嵌套、影子银行、刚性兑付、非金融机构无序开展资管业务。针对上述问题,央行在报告中亦提出多项措施和制度试图解决,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建立分类统一标准规则和综合统计制度,对通道嵌套、影子银行、非标投资问题的解决也将有赖于此。建立资产管理行业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同类产品适用统一标准,且加快建设覆盖全面、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的综合统计体系,统计的内容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募集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等。我们认为这套制度是实现资产管理行业全面监管的基石,一旦建立将极大地提升监管的力度和效率(穿透式监管)、非常有利于对多层嵌套、影子银行的规范。
  (2)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如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加强资产管理业务与自营业务之间的风险隔离,推动预期收益率型产品向净值型转型。我们认为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打破一方面有赖于投资者教育的增强,引导客户树立“风险与收益自担”的观念,比如减少“预期收益率”的宣传;另一方面则要求银行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由目前的摊余成本法或历史成本法向市值法转变(当然部分资产如非标资产无法采用市值法的问题则有待解决)。
  (3)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控制杠杆水平。这主要是涉及到目前资产管理产品运作中的资金池问题,对此《报告》中提出应:a)强化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单独管理,资产端与资金端期限的匹配;b)鼓励设立独立法人的资产管理子公司;c)充分隔离受托管理资金和自营资金,以及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的风险;d)建立健全独立的托管制度。我们认为对于资管产品之间以及资管资金与自营资金之间,除了应做好风险隔离之外,还需加强对相互之间交易的规范,如理财产品从银行表内拆借资金、不同理财产品之间的关联交易等。
  3、对银行的影响:短期或将影响非息收入,但长期有助降低表外业务风险并增强资产管理的专业性。由于银行理财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中占据大部分份额,因此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重点就是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我们认为监管的强化:(1)短期内或将对银行非息业务收入造成压力,如对非标的管理、对杠杆水平的限制、对通道的限制都可能导致理财收益率的降低;(2)长期看则有利于理顺银行表内外业务的运作机制,降低表外业务的风险性(如刚性兑付的打破、减少通道嵌套的风险),并增强理财业务的专业性(子公司市场化运作)。
  投资观点:上周银行板块出现调整,既有市场情绪的的波动,也有短期资金兑现收益的影响。我们认为上市银行基本面转暖是中长期格局,短期股价调整酝酿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强化监管的思路仍将在3 季度延续,因而投资组合上仍推荐资产负债表稳定性强的银行,包括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关注北京银行。此外本周重点关注有望近期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或将对未来金融行业的监管指引方向和基调。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金融环境恶化会对银行经营形成挑战;出现系统性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