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5月银行理财创十年最大降幅 谁是“最大功臣”?

时间: 2017-06-28  文章来源: 华尔街见闻
  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施加的层层“紧箍咒”正在显效。
  新华社援引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局长刘志清提供的数据称,5月银行理财余额为28.4万亿元,环比净下降1.6万亿。这是2007年以来银行理财规模降幅第二次超过1万亿,上一次是在2014年6月(下降1.31万亿)。理财同比增速更是跌至9.0%,罕见进入“个位数时代”。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这可能与监管显效和银行理财新发行规模下降两重因素有关。
  华创证券固收分析师吉灵浩提到了同业理财收缩,“按照去年的数据,一般个人、机构客户、私人银行、同业理财规模分别增长了1.82万亿、0.32万亿、0.42万亿和2.99万亿。这里面只有同业理财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理财增量2.77万亿,同业理财的占比高达71%。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中,超80%的期限在9个月以内。也就是说,当时的同业理财增量已陆续到期。理财大幅下降,或是同业理财到期未续所导致。
  而资产端收益低、资金端成本高也使得金融机构压缩同业规模。
  在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孙彬彬、唐笑天看来,表外理财余额增速是“去杠杆”的重要目标之一,其跌至贷款增速之下,验证了“去杠杆初见效果”的表述,监管进一步加压的内在要求也随之而转弱,有利于市场预期的稳定。
  两位分析师还认为,表外理财增速下降也使得银行体系广义信贷增速明显下降,从而二季度MPA考核压力也会下降,有利于缓和季末非银资金面。
  新现象
  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商业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与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出现了明显背离,前者持续上升,而后者则明显下降。
  对此,招商证券固收研究员徐寒飞认为,理财升,同业降,两者之间的利率走势“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理财预期收益率的反弹并不代表银行负债端紧张会持续,只是“滞后效应”叠加“均值回复”,以及季末银行规模考核的短期压力而已:
  1)理财和同业存单之间的利差关系正在回归正常。2014年以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一直低于理财预期收益率,而且理财预期收益率“滞后”于同业存单利率。2016年四季度开始同业存单利率受到“微观去杠杆”和“宏观去杠杆”的双重影响,出现大幅反弹直至超过理财预期收益率。6月份开始,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出现明显下降,而理财预期收益率的反弹,既是前期同业存单利率大幅反弹的“滞后”反应,也是在修复两者之间“倒挂”的异常关系。
  2)季末商业银行理财规模的压力不小。2017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同业理财受到同业负债的压力而出现明显放缓,那么半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考核目标的压力很可能转移到零售理财端,这也是最近几周理财预期收益率大幅回升的背后原因。预计跨季之后,理财规模的压力会大幅减轻,从而会使得理财预期收益率再次出现下降。
  3)从理财和同业存单的平均利差来看,同业存单利率很可能下降至4%附近。平均来看,理财预期收益率比同业存单利率高70bp左右,即使理财预期收益率回升至4.7%附近(最新的数据在4.6%),两者之间的利差恢复到正常水平,同业存单利率将下行至4.0%。考虑到跨季之后理财预期收益率很可能再次下行至4.5%以下,同业存单利率跌至4%的概率其实不低。
  徐寒飞预计,跨季之后应该会跟随同业存单利率下行而出现明显下行,理财利率将下降至4.5%以下,同业存单利率则很可能继续下行至4%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