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银行理财监管箭在弦上 非标投资或将受限

时间: 2017-02-22  文章来源: 财新网
近百万亿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将迎来统一监管的顶层设计,其重中之重是现29万亿左右规模的银行理财资金。
  2月21日,市场传出消息,由央行牵头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已经会签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个部门,并初步反馈了意见。
  多位银行资管人士对财新记者指出,从《意见》内容看,与现有监管政策大多一致,尺度较为温和;但对于非标投资有了明确限制,若一旦按此规定执行,即使“新老划端”,对银行理财的影响仍会比较大,甚至有可能打破刚兑。
  目前,千呼万唤的银行理财管理办法也还未正式出台。但据财新记者了解,从内容及监管思路看,《意见》跟银监会理财新规基本一致,包括引导非标资产回表、打破刚性兑付、杠杆率限制、风险准备金计提等要求。
  多位监管人士还对财新记者指出,银监会相关部门就理财办法在2017年1月上旬已会签央行、证监会及保监会,这跟央行向各部委会签《意见》的时间基本一致。业内预期,理财监管的靴子,正式落地时间也不远了。
  整体而言,《意见》透露出资管监管趋严,但短期影响较小。不过,该《意见》何时下发执行,内容是否还有调整,均存变数。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得到相关监管部门回应。
  再见了,非标!
  非标,全名叫做“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这一名词来自银监会于2013年3月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8号文”)。
  按银监会8号文定义,非标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大多实质为信贷资产。银监会对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进行了规模限制,以占总资产规模的35%或者理财规模的4%为硬杠杠。但业内人士均反映,“8号文”留了很多“口子”,并没有堵住银行绕道投资非标。
  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现在非标的内容不断延展,已经包括了两融收益权、股票质押式回购,以及央行《意见》中提及的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
  据财新记者此前了解,央行一度直接将“名股实债”投资也试图纳入非标资产范畴,《意见》的表述则更为温和。不过,如何保证实则是“抽屉协议”的回购条款也真正作为非标,还需监管层执行检查到位,这就给银行留下了余地。
  《意见》要求,具备评估和管控非标资产信用风险能力的金融机构投资非标,应当符合相关金融监管部门限额管理、禁止期限错配等规定,控制并逐步缩减规模。
  按目前监管政策看,“具备评估和管控非标资产信用风险能力”的金融机构仅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则以银行和信托为主,因其具备放贷资质。而券商、基金及其子公司、保险均不具备发放贷款的资质。
  因此,上述《意见》的意思是,银行和信托投资非标,应当禁止期限错配,并逐步缩减规模。一位大行资管部副总经理对财新记者指出,这意味着,银行理财投资非标,只能单独建产品,由于不能期限错配,发行难度极大。
  另一位大行资管人士也指出,这对于银行利润的影响也很大,因为银行理财收益一直都主要来源于投资非标。“非标就应该这么管。”一位资深的理财监管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理财收益不能再靠非标维系的话,就有利于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方向就更容易。
  防止表内外腾挪
  《意见》还指出,资管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非标准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已经投资的要入合并报表,计量风险加权资本。央行认为,这可以
  防止商业银行借道资管实现“表外”放贷,突破合意贷款规模、信贷政策、资本充足率等限制。
  这一政策制定的原因,来自于通道业务的蓬勃发展。此前有机构测算,在整个资管市场中,通道类业务至少占30%的规模。央行2017年1月货币数据也说明,2.03万亿的信贷规模低于市场预期,但3.74万亿社会融资大幅高于市场预期,说明非标资产规模之巨,影子银行还在膨胀上升。
  不过,前述银行人士认为,资管产品不能买银行信贷资产的话,只是防止了银行表内信贷资产向表外转移,但问题在于,现在很多业务本身就是表外甚至表表外业务,此条并没有太强约束力。
  银行理财的关键问题是,错配明显的资金池和刚性兑付预期。按照《意见》,资管产品均将做到每只产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这一要求跟四年前的银监会8号文要求一致,但一直落实不到位。有银行人士直接指出,资管做的就是资金池业务,没有资金池是不可能运转的。(见《财新周刊》“大资管硬着陆”)
  《意见》还加了一段:金融机构应当合理确定所投资资产的期限,使产品期限与所投资资产存续期相匹配,不得“以短投长”或者“长拆短卖”。
  但这同样面临落地难的问题。“基本不可能完全禁止资金池的存在”,前述银行资管人士对财新记者说,现在银行各部门都分别建有资金池、资产池,眼花缭乱。
  此前有监管人士对财新记者指出,资金池业务的断绝,需要靠强制第三方托管。目前来看,《意见》没有明确对第三方托管做出要求。2016年7月,市场流出的银监会理财新规,对第三方托管有强制要求,“较以往版本,银监会这一《办法》的核心改动是强制第三方托管,如果托管到位,将彻底规避银行理财的资金池,银行就再也不能随意调节收益,也不能相互倒手、利益输送了。”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分析,此举有望打破刚兑。(见《财新周刊》“重塑影子银行”)
  但据财新记者了解,这一要求也或将有所松动,只有未满足监管要求的理财,如未穿透底层资产、未如实信息披露等,才会被强制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