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银行业绩快报出炉 规模情结难割舍
时间: 2017-01-16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网
上市银行开始递交2016成绩单,规模再度成为财报中不可或缺的功臣。对于尚处转型期的行业而言,这可能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经济新常态下,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势在必行,但目前银行业似乎并未寻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资产扩张提速
割舍“规模情结”,优化资产负债配置是银行业转型的探索中业已形成的共识。“再走规模增长的老路已经没有空间。”不少银行高管都曾阐述过类似的观点,无奈如今要再次妥协。
赶在今年首个交易日,浦发银行率先公布上市银行2016年首份业绩快报。公告显示,浦发银行2016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99亿元,较2015年增长4.93%,增速创该行上市以来新低。同样,中信银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12日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中信银行2016年实现净利润416.26亿元,同比增长1.14%。
两家银行的业绩均低于市场预期。这种持续的疲软带有普遍性。根据银监会的初步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同比增长4%。而据业界推测,待上市银行成绩单陆续出炉后,不少银行将会出现利润负增长的现象。
可见在金融脱媒、市场准入放松、同业和跨界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叠加并交互影响之下,2016年银行依旧未能走出盈利困局。
转变经营方式,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虽已是老生常谈,但从目前的局面看,银行业似乎并未寻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暂且只得重回规模扩张的老路。
因就贡献而言,资产规模扩张为利润献力不少。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58572.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2%;中信银行资产总额59374.43亿元,同比增长15.91%。
“资产角度看,浦发银行资产规模全年同比增长16.12%,高出三季度的同比增长15.38%;第四季度环比数据也高出第三季度环比数据近2个百分点,显示公司资产规模增速提速。”民生证券分析师李锋认为,在央行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MPA等调控措施趋紧的背景下,预期浦发的资产规模增速将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前列。
据券商判断,投放结构上,浦发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等非标资产多于信贷资产。相应的,2016年该行加大了非标转信贷的节奏。据招商证券分析,浦发资产规模增速较快的原因在于其在资产投向上从非标资产逐渐转向信贷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Q2、Q3连续两个季度分别环比下降 3.0%、7.1%,非标转信贷的趋势明显。
此外,资产扩张也令宁波银行录得不错的利润增速。该行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公司总资产8840.99亿元,同比增长23.40%,2016年度实现净利润78.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5%。
江浙不良拐点
上市新军方面,规模增速也与业绩表现正相关,受限于规模的银行则呈现出营收趋弱的情况。例如吴江银行2016年实现营收23.04亿元,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而常熟银行2016年的规模扩张维持快速,总资产增速达到20%,较2015年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令公司2016年的营业收入增长27.32%。
事实上,由于2016年A股大门终向地方性银行重新开放,相比“传统”16家银行,上市新军的表现更令市场关注。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上市新军的资产质量表现较为亮眼,不良率“逆市”下行。其中,上海银行2016年不良贷款率1.17%,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1.4%,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吴江银行不良贷款率1.7%,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三家银行的不良率均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1%。业界认为,这与所在地区优化了不良处置有关。考虑到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亦有所下降,从地区分布来看,江浙地区的不良拐点似乎已经到来。
很长一段时间,江浙地区由于制造业集群疲软、外贸萎缩、联保乱象、仓单重复质押、民企跑路事件频发等因素,不良率相对偏高。对此,该区域优化了不良贷款处置。例如,扩大处置规模,推动不良资产流转重组,并借助暂缓追偿法、破产重整法、外部收购法等担保链破解模式。业界认为,经过2011-2015年以来的风险释放,目前江浙地区主要风险已经出清。
相较而言,全国性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依旧未能缓解。其中,浦发银行2016年不良贷款率1.89%,较上年末上升0.33个百分点。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1.69%,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
一定程度上,不良贷款的确认与核销拉低了银行的利润增速。“业绩角度看,浦发银行税前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下降比较多。预计主要受年末集中确认与核销不良的影响,拉低了利润增速约 2 个百分点(2016年利润同比增速与前三季度相比下降近 5个百分点,营收增加近 3个百分点)。”李锋分析称。
此外,据惠誉判断,2017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比率将继续升高,银行盈利能力将继续低迷并受到压力,除非运营环境变得更为稳定,并反映在放缓的信贷增速和提升的损失吸收能力上,否则这些风险将会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