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是该对影子银行说不了!

时间: 2016-10-27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在多个号称“史上最严”的资管业务监管新政高高举起而又轻轻落下之后,央行终于按捺不住。日前,多家银行表示收到央行通知,要求三季度起将表外理财数据纳入广义信贷指标的统计范围,并进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考核范围。央行此招堪称“黑虎掏心”,因为银行表外理财资金,毫无疑问是整个大资管市场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方。 市场很清楚央行为什么要这么做。表外理财能够令商业银行绕开合意信贷规模等监管约束的限制,并在有限的资本金基础上继续放大经营杠杆。而更重要的是,表外理财业务已经在事实上促成了一个打通所有金融子行业的影子银行体系,其运转也成了当下货币供应渠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干扰源。相关研究明确显示,极端情况下其对广义货币(M2)的影响,甚至已经超过了外汇占款、表内信贷等传统项目。 正所谓知易行难,尽管各界对资管业务都有相对清晰的认识,但实践中有效平抑它带来的挑战却不容易。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国内首批在巴塞尔Ⅲ新资本监管框架下试点内评法的几家银行,迄今为止金融市场业务和表外业务的资本计量模型都没有上线。原因很简单,巴塞尔Ⅲ监管框架最核心的理念就是约束银行表外业务的无序扩张,这一框架内发展金融市场业务和表外业务,其对银行资本的要求是远远高过传统框架的。试点银行对此亦心照不宣,只要监管不逼到头上,那就先用着更节省资本的老一套好了。 过去几年,出于避免对市场流动性造成过大冲击的考虑,各个层面的监管措施都对资管业务留有后门。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呵护市场发展的合理要求,但另一方面,在银行表内信用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表外业务监管相对松一些,有利于维持相对稳健的货币环境,以此来对冲下行周期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内外环境,各金融子行业的资管业务,才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边缘部门成长为重要的利润支点。 但是时间在流逝,市场也在变化。自去年起,整个经济运行的内生环境已经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随着服务业在中国现有产业格局中占比不断上升,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正在逐渐向新常态靠拢。服务业固然可以保证就业稳定,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却要比制造业来得慢。 这对货币供应带来的最直观挑战,是传统的货币供应目标有可能已经超出经济增长所能吸纳的极限。而与此同时,我们还在面临去产能、去杆杠的严峻挑战,结果就是过量的资本在追逐有限的投资机会。从去年开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股市、商品、楼市、债市在依次轮动,且接力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宏观审慎面临的挑战也在加大,当下一、二线城市的房产价格显然隐含了对未来比较大的波动预期,现在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不能简单归于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启动。 不过好在就业目标依然非常稳定。加上今年,我们已经连续三年只用3个季度就提前完成了全年的就业目标。这是我们能够启动经济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过剩产能的基础所在。不过从目前来看,仅仅管住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冲动还远远不够,要想办法让整个社会的资本生成速度,或者说信用扩张速度也慢下来才行,尽管这并不容易。 今年7月底开始,各部委连续出台政策规范资管业务,基本的着眼点正在于此。央行此番出手,用意也是一脉相承。如果仍然无法奏效,相信更多的监管举措还将源源不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