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首付贷”再生事端 苏州又一银行被罚

时间: 2016-10-27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江苏银监局官网显示,苏州银监分局10月8日向中国民生银行苏州分行开出了一份行政处罚单。苏州银监分局认为,上述银行“未发现其消费贷款被借款人挪用于支付首付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就曾因未发现“首付贷”问题被罚款25万元。而这是自“首付贷”被叫停后,江苏省开出的首张罚单。
  苏州两家银行接连被银监局处罚,是否意味银行方面需要弄清首付款的来源?10月26日,盈科律师事务所傅明明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监管部门应对提供首付的参与人员进行调查,银行也是受害者。
  已有两家银行被罚
  据悉,此次民生银行苏州分行的罚款金额为30万元。而今年9月,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就因“没有发现购房人首付款来源于开发商,导致实际首付款比例不足”,被银监局罚款了25万元。
  上述两家银行被罚款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提供有关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上述处罚情况,傅明明表示,“客户用高杠杆付的首付,对银行来讲也是受害者。客户的负债增加,直接导致信贷的风险。”
  而易居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则认为,上述案例,体现了银监局对商业银行的管控比较严厉,“后续商业银行肯定要去加快调查,以及严审放贷”。
  此外,10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致电了中国民生银行苏州分行,不过银行的工作人员拒绝了记者的采访。随后,记者亦联系了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其法务部人员表示,这是苏州分行的事,他们这边并不清楚。
  在致电民生银行苏州分行无果后,记者也多次尝试联系江苏银监局,不过截至发稿前,电话未能接通。
  事实上,今年3月,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曾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对首付贷公开表态称,央行与相关部门一起,结合即将开始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他们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进行清理和整顿,打击为客户提供首付贷融资、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
  此后,今年8月份,国家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到,中介机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变形“首付贷”花样多
  上述两起违规“首付贷”事件均发生在苏州,也从侧面反映了苏州楼市的火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房天下网站上看到,即使实行了限购政策,苏州10月二手房均价为21746元/平米,环比上升了1.54%;而新房9月均价15519元/平米,环比上升1.44%,同比上升27.80%。
  此外,苏州2015年商品住宅成交了1177万平方米,成交金额达1549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52%和65%,均达到历史峰值。
  在房价一路上涨的背景下,市场上衍生出了“首付贷”业务。
  对此,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首付贷有点类似于高利贷模式,也就是借入利率比较高,放贷利率也比较高,周期短,“背后的动机不是很明确,而被炒房者利用,确实会被追查”。
  傅明明也表示,市场上有业务需求,尤其是在楼市形式较好的情况下,首付贷应运而生。“这是一种以投资为目的的融资行为,冒着高风险、高杠杆去的,只有在资产泡沫继续吹大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很多炒房者进入市场后,楼市成交量会上升,楼价会上升。”严跃进讲道,“其导致的结果比想象的要严重。”
  此外,据多家媒体报道,尽管首付贷被明令禁止,但其市场的需求还在。目前,市场上还存在多个披着“马甲”的首付贷产品。
  “就像装修贷等贷款业务,其本意是好的。”严跃进讲道,“但确实有人利用装修贷钻空子,找朋友贷出资金,但资金流向却无法与装修挂钩,衍生出一些炒房现象。”
  “上述情况确实在,监管操作中比较难监控。但另一方面,个人之间的借款或企业之间的拆借,已经由监管之外纳入到监管范围之内。”傅明明告诉记者,“当地金融办会对放贷主体进行监管,银监局则会对放贷的行为进行监管,包括给谁进行了贷款、风险有多高、贷款周期额度、贷款期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