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银行为何热衷于“奇葩”房贷

时间: 2016-09-23  文章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据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9月19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64个和57个,分别比上月增加13个和6个。进入9月,作为全国风向标的京沪深房地产市场,房价再创历史新高,与2014年末相比,深圳、北京和上海二手房价涨幅分别为66%、48%和39%。
  不得不说,虽然最近几个热点城市相继出台了住房限购、限贷政策措施,但市场热情不仅没有就此消退,反而继续高涨,传闻上海离婚人士激增,个别城市新房交易量创出历史新高,金融机构热点城市房贷额成为信贷投放重点。一、二线城市楼市价格飞涨,其实并非购房需求推动,而是由银行房贷催生出的楼市“虚火”。即便如此,由于热点城市房价对收入和租金的过度偏离,使得银行资金加速向房地产业集中。
  与之同时,巧合的是8月份新增信贷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占8月新增贷款9487亿元总量的71.2%,而企业贷款再度负增长减少达1252亿元。至此,住户部门贷款自今年7月创出年内新高以来,已是第2次再创年内新高,实现连续8个月高速增长。回头来看,2011年至2015年连续5年住户部门贷款年均增长超过3.33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8.6%,远超实体企业贷款同期增长额与增速,成为5年来银行信贷总量增长上名副其实的“大哥大”。若从全球银行信贷数据结构的范畴来看,作为住户部门贷款实则是住房贷款的这种信贷结构占比,称之为全球“奇葩”信贷结构毫不夸张。
  时下,中国经济领域楼市只涨不跌的“奇景”,一、二线城市楼市进入火爆场面,如二线城市杭州在出台“限外令”的9月18日当天,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创历史新高,大批上海、温州等外地房客涌入杭州买房,房价扶摇直上;此外,各地“地王”频出,截至8月底全国共诞生150多宗“地王”。与其说楼市火爆公众是追捧的结果,不如说是银行过分热衷房贷催生的“鬼胎”。由此看出,过程蕴含了巨大的风险隐患,家庭高位超越经济实力加杠杆,以及银行在房贷业务上过于看重住房抵押价值,都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按理说,住户部门贷款在经过5年多的逐步消化后,在借款人每月须偿还贷款本息的银行制度硬约束下,信贷总量理应成逐年下降趋势,无法想象的住户部门贷款5年多来却在无休止地增长,这到底是为何?
  首先,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之所以对房地产业的关注度与支持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居民借助住户贷款买房普遍看好,关键在于各家银行对当前的高房价普遍持认可和支持态度,坚信未来我国的房价不会有多少下跌空间,更坚信我国仍然需要依靠房地产业来稳定整个经济大局。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进入房地产业信贷市场的带动下,其他股份制银行亦不甘示弱地抢滩房地产业的信贷市场。这样一来,势必会诱导各家银行错误地认为只要房地产信贷市场不断做大,垄断了整个金融资源,国家就不会过多地干预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在今后一个时期仍然会经久不衰,信贷投放就不会有风险。
  其次,对于乐意借房贷的公众而言,他们认为实体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国家目前也只有依靠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长,房产才是真正可以投资的“硬通货”。这样一来,他们同样坚信房产的保值增值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唯有房产投资才会带来稳健的回报,房产对于公众而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居所”。同时,在诸多央企和地方国企死死坚守房地产业不放手的误导下,尤其是今年“国家队”参与跻身百亿级地王场景的持续涌现,公众坚信国家不会轻易开征房地产税。特别是国家的银行敢于大胆地为公众投资房产提供支持,更加会诱使公众认为利用投资房产应没有风险。因而,公众借贷款购房呈现出井喷态势。
  再次,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当看到银行乐于支持、炒房客精于屯房、中介商急于造势、公众忙于抢购、地方善于依赖地王的现状,深知房地产开发的好日子远未结束,导致各地开发商敢于大肆拿地开发而忽视了可能存在的风险,这就为银行房贷的投放从源头创造了条件。以长沙市为例,在各类小区房屋空置率一直高达50%以上的不利局面下,由于全国各地中介商和炒房团的涌入,今年的房价反而较去年普遍上涨20%以上,甚至出现超过50%以上的上涨。令人诧异的是,当地银行照样给予按揭贷款支持,完全忽略了房价人为上涨可能带来的风险。事实上,类似于长沙市的人为炒房涨价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因此,面对住户部门贷款和房价的双双联袂持续“猛涨”,亟待社会各方惊醒起来正确对待。否则,待到房地产业到了不可救药的时候,我国整个经济生态环境就将面临毁灭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