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地产高烧实体仍弱 8月银行继续狂欢房贷占比超50%

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 华夏时报
 房地产盛宴还在继续,9月14日,央行发布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487亿元,同比多增1391亿元。分部门看,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86亿元。
  个人贷款的中长期贷款当中,基本上都是住房按揭贷款,那么8月个人贷款当中的5286亿元中长期贷款,占当月人民币总贷款的55.71%。没错,8月过半信贷又都是房贷,而且在7月4773亿元的基础上又多增加了513亿,房地产仍然是熊熊烈火。
  从过去银行贷款数据对比来看,房地产高烧从今年三季度爆发,2016年上半年房贷占总贷款比为31.30%,但到7月份房贷占比则高达103%。8月房贷虽然占比下来了,说明企业贷款从冰冻开始回暖,但是从房贷数量来看继续增长,房地产与7月相比高烧不但没有消退,热度还在进一步攀升。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分析称,8月新增贷款强于市场预期,“分开来看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贷款温和上涨,特别是多地房地产市场火爆,按揭贷款增加较多。”
  不过,除了房地产继续高烧,8月数据也透出令人振奋的一面,“同时信贷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利好经济平稳增长。”杨德龙认为。
  7月份的数据曾令市场倒吸一口凉气,人民币新增贷款总量仅4636亿元,当时市场预期为8500亿元,当月新增贷款出现了断崖式下挫。而且贷款当中全都是房贷,企业贷款出现了负增长,这使得市场对实体经济和房地产泡沫出现忧虑。
  而今,8月信贷数据开始有所恢复了,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9487亿元当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2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172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8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23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463亿元。
  这说明,8月金融数据与7月寒意阵阵相比,出现了回暖现象,总算企业在借钱进行生产投资了。这从8月经济数据也得到进一步佐证,比如民间投资今年8月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增长2.3%,较7月提升了3.5个百分点;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4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6%,较7月提升0.4个百分点。安信证券对8月经济数据分析称,实体领域数据如期改善,投资、消费同比全面反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转正。
  当然,企业贷款最好是中长期贷款增加,才能显现企业对未来经济信心增强,而上述8月数据显示企业更多的是票据融资大增,短期和中长期贷款都在减少。
  总之,从8月金融数据以及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实体经济触底反弹,然而回升反弹能有多高?
  安信证券分析称,暖风吹过,留下的却也有丝丝凉意:财政开支加大的同时,财政收入却创下2015年初以来的最低增速,不禁担心未来基建投资的托底效应究竟有几多成色;房地产投资继续有不错表现,但是不是反弹得越多就意味着未来调整得越深?房地产市场依然在考验政府调控的智慧;制造业投资已连续两月正增长,触底的结论应该可下,但回升反弹的力度却不能报以过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