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不良资产转好 高管称断定拐点为时尚早
时间: 2016-08-31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易会满称,目前政府部门对债转股方案还在研究制定中,一旦公布工行将积极实施。首批试点的机构可能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和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截至昨日晚间,四大国有银行上半年“成绩单”全部披露完毕,这四家银行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约4970亿元,各银行净利润均达1000亿元以上。
上述银行半年报中,最受外界关注的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各银行上半年个人贷款新增迅猛,均占据了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半壁江山;二是得益于加强信贷资产管控和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力度,四大行新增不良出现放缓迹象。
不良资产出现好转
“今年以来,建行不良贷款的趋势越来越好,新暴露的不良贷款也在逐月下降。”建行董事长王洪章称。
实际上,在四大行中,出现不良转好迹象的并非只有建行一家。农行上半年不良率几乎与去年底持平,中行不良率上升趋势大幅放缓,工行截至今年二季末,不良余额和不良率更是较一季度末“双降”。
不过,四家银行的高管均不认为大行的不良资产出现好转。“现在判断资产质量出现拐点,还为时尚早。目前新增不良出现放缓,是银行加强信贷管理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的具体反映。”工行董事长易会满称。
工行和中行上半年都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力度。其中,工行上半年共清收处置不良贷款1132亿元,同比增长54%左右;中行则共化解不良资产63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78%。
易会满表示,近两年,工行对信贷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从顶层设计、制度体系、从严问责等方面进行创新,新的信贷管理体系尤其对新增贷款的质量管理起到显著作用。
建行首席风险官曾俭华也表示,今年以来,建行建立综合授信评审和信用审批差别化机制,细化客户信用评级,做实综合授信重检和年度审查,加快金融市场、同业、资产管理三大直营中心的风险管控机制建设,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综合运用现金回收、盘活上迁、呆账核销、批量转让等多种处置手段,优化处置结构,提升处置效益。
“虽然未来几年不良资产仍会高位运行,但建行不良资产最差的情况在去年年底就结束了,新暴露的不良情况已经见底。“曾俭华称。
工行拨备覆盖率
跌破监管红线
对于未来不良资产的走势,大行的判断都较为一致。中行首席风险官潘岳仪称,未来不良资产的余额和不良率还会持续上升,何时资产质量能遇到拐点,关键还是看宏观经济的变化和银行对不良资产的管控。
易会满也认为,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仍有不确定性,外部大环境尚未好转;中国经济则还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大的行业和地区的信贷风险还面临考验,因此拐点需要进一步观察。
“但是不良贷款的拐点不是等出来的,同样的经营环境会有不同的经营结果。只要把信贷管理的工作做好,银行是可以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下,保持甚至是转变信贷资产的质量。因此,下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可能还会上升,但总体趋势基本稳定。”易会满说。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上半年末,工行的拨备覆盖率首次跌破150%的监管红线,达到143%。针对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要求,易会满称,工行的拨备计提一直遵循稳健审慎的原则,符合中国和国际的会计准则。当前经济放缓,银行适度释放拨备资源并加大不良处置,是稳健可行的举措,符合拨备资产“以丰补歉”的宏观审慎的逆周期原则。
“工行的这种处理方式得到了监管部门的理解。”易会满说。
此外,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是今年各大银行关注的话题,据易会满透露,工行下月将推出对公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首期规模不超过50亿元。中行方面也表示,年底前还将推出第二期对公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而个人贷款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也在准备中。至于备受外界关注的债转股问题,易会满称,目前政府部门对债转股方案还在研究制定中,一旦公布工行将积极实施。据他透露,首批试点的机构可能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和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