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银行刘刚领:银行资管如何告别野蛮生长时代
时间: 2016-08-16 文章来源: 财新网
近100万亿的大资管市场已经形成,其中,银行理财规模超25万亿,券商资管业务规模为15万亿,基金专户及子公司资管业务规模为16万亿。券商和基金资管业务规模合计达31万亿,超过银行理财规模,但券商有超过70%都是通道业务;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占比更高-----庞大的证券类资管规模背后,依然是银行通道业务的“堆砌”。近期,银证保三会出手,协同效应愈加明显,从6月初保监会首先发文要求各保险资管公司清理规范银行存款通道等业务;到7月18日证监会正式实施资管业务“新八条底线”,严控杠杆比例;再到7月底银监会理财新规征求意见,都明示了去杠杆、堵通道、限制多层嵌套,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理念。
面对越来越明朗的监管收紧趋势,如此大规模的资管业务将何去何从,天津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刚领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指出,资管业靠通道和杠杆冲规模的野蛮生长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以银行资管市场为例,银行理财过去10年复合增长利率超过40%。但目前银行资管市场面临着几个重要的矛盾,一是快速发展的募资能力和相对滞后的投研能力的矛盾;二是理财收益率居高不下和资产端收益率快速下行的矛盾。三是刚性兑付预期和信用风险不断暴露的矛盾,四是理财需求多样化和产品相对单一的矛盾。
银行资管再定位
财新记者:近百万亿的资管业务规模中,银行是所有资管业务最大的“金主”,在当前堵通道、降杠杆的监管背景下,下一步银行资金往何处去?未来银行资管在整个大资管市场中如何定位?
刘刚领:银行系资管快速发展得益于母行强大的募资渠道和信用背书,同时资产端得到母行非标资产的支持。未来是设立子公司向类公募基金的专业化资管机构转型,还是继续围绕银行的资源禀赋培育核心竞争力,市场参与者还在积极探索。同时,市场关于银行系资管制度优势丧失、发展方向不明朗的论调也越来越多。
银行系资管有没有发展前景?答案是肯定的。2015年AUM全球排名前10的资管机构,有8家是银行系资管公司。欧美这样的成熟市场已经证明银行系资管机构不仅发展空间广阔,而且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那么,面对监管趋严、投研能力不足以及商业银行固有的制度环境,银行系资管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们的观点是围绕商业银行的资源禀赋构建“大资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培育银行资管业务核心竞争力。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最大的优势是巨大的资产负债表和庞大的客户群。这两个特有的资源禀赋决定了银行系的资管可以构建一个“大资管”的平台。
这个平台对内可以整合上游的投行、下游的渠道以及横向分支机构的合作;对外可以和券商基金信托等外部资源合作,全市场配置资金和获取项目。这个平台首先是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商业银行服务客户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资管一方面要和表内业务严格分离,一方面始终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商业银行提供综合化金融的战略服务。这可能是商业银行资管区别于其他资管机构的最大特点。
财新记者:你认为银行资管如果不依附通道业务,投资能力应该如何建立?
刘刚领:从投资端来看,商业银行在“大资管”平台上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和泛固收产品(FICC+非标资产)可能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巨大的管理规模和有限的专业人员决定银行资管没有办法在每一个资产的细分领域都做到十分专业,所以银行资管要和其他市场机构合作。这种模式类似一个母基金的概念,银行资管专注做好大类资产配置规划,把具体的资产配置和自身不擅长的领域(例如权益投资等)委托其他专业机构操作。从研究数据来看,80%的投资收益是由资产配置贡献的,因此长期来看,坚持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有助于理财产品向公募FOF、向净值型和开放式转型。
泛固收产品(FICC+非标资产)是银行传统业务领域,银行资管应该也有能力在这个领域建立和加强投研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这里泛固收产品还包含非标,应该说在非标领域还没有其他资管机构像银行那样建立了从项目获取到风险管理一整套流程。包含非标产品的泛固定收益产品还是银行系资管应该坚持的核心能力。
银行资管的目标是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客户创造(超额)收益。银行理财作为整个大资管的重要一环,我们面对的客户群体的风险偏好或者说风险承受能力和其他资管机构的投资人的风险偏好是不一样的。但银行资管只要明确客户定位,坚持客户需求导向,不断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投研能力,相信一定会在未来资管行业格局中找到自身的位置。
银行增量资金入市受阻
财新记者:据中金测算,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入市资金在1万亿左右。从当前证监会的新八条底线和银监会的理财新规来看,下一步银行理财资金入市会不会明显萎缩?
刘刚领:银行理财资金入市的途径主要有定增、配资和股权质押式回购业务。其实此次的理财新规征求意见对于银行理财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规定跟原来的65号文并没差别,影响不大。65号文中就已明确,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不能进行权益类投资,三类除外: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和机构客户。
新规中影响理财资金入市的规定主要有两点,一是“双十规定”:每只理财产品持有一家机构发行的所有证券市值不得超过该理财产品余额的10%和商业银行全部理财产品持有一家机构发行的证券市值,不得超过该证券市值的10%;二是银行理财资金最终是否会进行穿透。
像“宝万之争”中的银行理财资金都会受限于“双十规定”,这样的产品设计在将来不再可行。
银行理财新规指出,银行理财投资上市或者非上市公司股权,均有合格投资者门槛。当前银监会和证监会对于合格投资者门槛的认定并不一致,其中银行高净值客户要求最近三年年均收入20万,但是证监会要求的是100万。在当前的实践中,穿透实际出资人的时候只穿透到银行理财资金,并不穿透到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若将来按照证监会的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去进行穿透,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财新记者:现在监管要求1:1的杠杆,期限不能错配,这对银行资管影响有多大,是否能落实?
刘刚领:对于银行增量资金入市影响最大的并不是理财新规,而是证监会实施的“新八条底线”,要求股票、混合类结构化资管计划的杠杆倍数不能超过1倍,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规定,之前大部分银行资金都是按照1:2和1:2.5的杠杆入市的,现在1:1的杠杆,同样的项目里面,银行入市资金肯定是减少。虽然市场也在讨论能否用信托进行嵌套,从而提高杠杆比例,但从监管精神和实际操作来看,这样的嵌套也不能突破1倍杠杆的限制。
“新八条底线”出来后,意图明显,就是不想把资本市场投资做成类信贷,一方面禁止保本保收益,另一方面禁止劣后投资者对优先投资者签署差额补足协议,这实际上是加大了银行的风险暴露,目前银行对市场上结构化定增项目已经加强了风险审核。
此外,对于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市场讨论比较多的还有一条关于期限错配。即非标和股权是不允许做错配,这体现了审慎监管的原则。理财规模越来越大,期限过度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不让小觑。但是这条规定如果执行对理财发行和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同时期限错配也是金融机构常用的获取收益的方式,更多的是去设置一些指标,比如表内的流动性比例、LCR,保证你的流动性,但是这些是值得商榷的,直接界定到某一类资产错配好,还是设置一些流动性指标好。更希望监管设置大类的流动性指标,不要具体到某一类资产不能做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