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让影子银行风险阳光化

时间: 2016-07-26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期资本市场愈演愈烈的“宝万之争”让资产管理计划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金融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资产管理计划具备银行的间接融资功能,属于典型影子银行的范畴。目前,包括资产管理计划在内的各种类型影子银行产品,相关金融风险底数不清,监管缺位或不足,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值得高度警惕。
  包括资产管理计划在内的影子银行金融工具的产生与丰富,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国金融风险的存在方式、聚集方式和传染方式,加剧了金融市场运行的脆弱性。影子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最显著的特征是金融风险的存在方式,即传统银行风险往往显性,而影子银行风险隐性化,底层资产难以轻易穿透,因而相关金融风险难以识别和计量。从金融机构创设资产管理计划的目的分析,将表内资产转化为表外影子银行的资产,则是影子银行金融工具的共同特征,明显减少了金融机构表内风险资产的计提和相关资本要求。影子银行跨市场交叉性运作的特点,使得当前金融风险传染呈现出跨市场多点扩散的趋势,传统金融分业经营限制所设置的“防火墙”已经被彻底打破。进一步分析表明,传统金融最大风险的银行挤兑事件将演变为金融市场的挤兑风险,投资人集中赎回特定资产管理产品的行为,可能会造成金融市场“踩踏”事件,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收紧。而优先劣后分层的结构化工具设计思路与影子银行产品的高度融合,则会降低金融市场稳健与脆弱的临界点。2015年年中我国资本市场多次出现“千股跌停”的非正常现象,与影子银行以优先劣后分层结构化工具广泛参与股票配资导致市场“螺旋式”下跌不无关系。
  但在现行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同时并存。不同业态监管当局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准入门槛、投资范围、资本要求都存在差异,客观上也提供了可套利空间。如证券公司需要为资产管理业务计提资本,而基金子公司、银行理财计划则没有要求。银行理财计划不能直接投资委托贷款,但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和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则没有这一限制。同时,“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金融分业监管架构,造成影子银行局部监管有效而整体监管缺失或不足的尴尬局面。若将资产管理计划的前后交易链条拉直,就很容易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但难以被仅负责交易链条某一段的监管当局所监测并及时处置。而影子银行风险底数不清,统筹监管机制缺失,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危机成因的反思促使各国高度重视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包括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力图将影子银行的隐性风险“阳光化”。当前我国正推进金融监管改革,无论最后监管体制如何改革,强化影子银行的风险监管可能更多侧重于技术细节,包括完善影子银行统计制度、改进资产管理计划注册登记系统、推动资产管理计划公平竞争和强化资产管理计划底层资产配置信息披露等基本监管要求,都有普遍适用性,刻不容缓。最终目的是有效监测、评估和控制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