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传多家银行再收紧房企融资 房地产业悲观预期蔓延

时间: 2016-07-20  文章来源: 阿斯达克
  阿思达克通讯社2月24日讯,一则关于兴业银行(601166.SH)暂停办理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传言,犹如一把匕首,刺痛了近日市场对房地产悲观预期的敏感神经。紧随其后,包括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等在内的多家 银行卷入暂停房企融资的风波。
  截止发稿,兴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均未对上述传言给出官方口径的正式回应。不过,各大券商周末发布的公开信息证实了兴业银行停止前述两项业务的消息,据悉,兴业银行强调此次业务窗口指导仅针对地产夹层融资与地产供应链融资,非针对开发贷与个人住房按揭等大口径房地产信货。
  所谓夹层融资,主要是指介于银行信贷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股权直接融资之间的一种融资模式。房地产夹层融资,通常为资质较差的地产商不符合“四三二”规定(四证齐全、30%的自由资金收入、国家二级资质),采取信托模式先向项目公司收购股权(一般80%以上),到期后项目公司再回购股权的“假股权、真债权”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
  有兴业银行华东某省分行高层上周日(23日)表示,全行地产夹层融资业务规模本身就非常小,市场反应过激了。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这两项业务应该就没再做了。会议文件实际上就是再次警示风险,这两类风险相对房企开发贷款确实要高很多,尤其一些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可能性很大。出于对监管政策不确定和本身业务存在的高风险考虑,暂停业务,很正常。”该行长说。
  媒体披露的一份兴业银行的文件截图显示:在经济下行、资产价格泡沫过大、货币政策平衡的环境下,风险急剧上升,一旦发生风险暴露,处置起来十分困难。鉴于上述原因,全行停止办理所有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同时在新的政策出台之前,暂停办理房地产供应链金融业务。
  不过,国泰君安银行分析师邱冠华指出,兴业停止的房地产供应链金融,主要是包括房地产上游业务(包括钢铁、水泥、建筑),并不包括下游业务(商品房销售等)。
  多家受访的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分行高层均表示,近期并未收到上级关于明确收紧或通知房地产各类贷款的文件,但年度工作会议均有对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等潜在的风险提示。
  “这种对房产风险的警示,一直有,2013年开始可能相对更为频发,各家银行都一样。”某国有大行浙江省分行一位高层说。
  民生银行某地方分行行长亦对通讯社表示,总体上从去年开始,商业银行在房企融资上较往年都更为谨慎,压缩投放规模是必然要求。
  “严控总量,确保总量不增加,可以说是监管层的要求。”该民生银行分行行长说。他透露,民生银行2012年开始就明确,房地产开放贷款实行名单制,极少数有实力的房企能获得贷款,大部分都在收缩或直接停贷,经营性物业贷款继续在做,但规模总量也受严格控制。
  银监会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的表态,似乎也给银行收紧放贷的信号提供佐证。会议明确了今年银行业监管工作重点,要求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高度关注重点企业,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的风险传染。
  华东某省银监分局相关人士上周日晚间亦对通讯社透露,该省2014年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求辖区内银行改变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偏好,尤其对资质较差的开发商信贷,建议严控风险、考虑停贷,并要求各家银行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进行内部的“压力测试”。
  有地产分析人士亦指出,从调控政策看,新一届政府一年来有关房地产调控的表态,始终不提控制房价,也基本不谈行政调控,总体思路已由盯住短期房价调控目标逐渐转向调节供需关系和建立长效机制。随着楼市持续分化,调控将更强调针对性和分类指导。目前虽然处于调控“真空期”,但从各方表态可以看出,楼市调控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执行好既有调控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也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