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商业银行发展委外业务的现实转变

时间: 2016-06-30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面对委外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下需要着力提高商业银行的投研能力,推动银行由信贷文化向投资文化转变,强化委外投资管理,实现从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的转变,以发展委外投资等非信贷业务为契机,推动银行从传统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转向表外资产负债表管理。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行叠加金融脱媒、监管趋紧、资产质量承压等诸多挑战,部分国有大行已坠入零利润增速时代,商业银行既往的以信贷扩张为核心的经营模式亟须转型。面对优质信贷资产难觅、投资收益率趋势下滑、经营管理压力持续增大的形势倒逼,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将理财和自营资金委托给市场第三方机构管理,代替原本的非标资产,以获得多元化资产配置和相对较高的收益。与银行相比,券商、基金等资产管理公司可投资的资产品种范围更广,可覆盖证券市场各资产类型,包括公司债、券商次级债等交易所证券以及权益类投资,并且对交易对手的限制较少,投资更加灵活高效。因此,委外投资已成银行拓宽资产配置、提高资产收益率的重要渠道。
  银行开展委外业务,当前一般是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将资金委托给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资产管理机构投资,双方约定固定收益率,受托管理人以“固定管理费”加“超额收益提成”的方式收取管理费。与以往银行与券商、信托、保险等机构合作的通道业务不同,委外业务要求受托资管机构具备较强的投资能力。基于风险偏好、投资理念的差异,各家银行理财资金的委外占比不尽相同,一般在5%至10%之间。照2015年末23.5万亿元的理财存量规模估计,委外规模在万亿左右。依与委外业务合作的主要资管机构数据估算,委外规模已超8万亿元,其中投向债券的规模逼近2万亿元。
  根据央行公布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币分部门资金运用情况,截至4月末,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规模已突破22.27万亿元,债券及股权投资占全部资金运用的比例快速攀升至28%的历史最高。考虑到去年以来货币政策连续“双降”宽松,短期内银行理财委外及自营资金大规模加仓“债券投资、股权投资及其他投资”,当前金融市场真实的广义杠杆应该会高得多。
  银行有资金和渠道的天然优势,但在投资、尤其是权益类投资方面,缺乏经验和人才储备,固定收益投资能力也相对薄弱。银行资金通过定制化服务委外投资,虽然短期有效弥补了投资交易能力不足、增厚了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实现了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优势互补,但委外投资规模激增也带来了信用风险偏好累积增大、杠杆率被动抬升及监管调控效率弱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平衡风险和收益已成委外投资的当务之急。具体而言,当前委外投资面临三类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理财资金信用违约风险被动增大、“刚性兑付”隐患累积上升;委外投资高杠杆率潜藏流动性风险;短期内委外规模激增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调控效率。
  面对委外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笔者认为,当下需要着力提高自身投研能力,推动银行由信贷文化向投资文化的转变,强化委外投资管理,实现从资产持有型银行向交易型银行的转变,以委外投资等非信贷业务发展为契机,推动银行从传统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向表外资产负债表管理转型。
  国内银行集团的信托、租赁、保险、基金等子公司一般在各自领域都占据相对领先的位置,因而如何发挥银行集团综合性一体化的优势,提升投资和管理水平是银行资管发展转型成功的关键。未来在发展委外投资等资管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完全可发挥传统的信贷优势,借鉴信贷审批标准对投资的债券和项目进行筛选和审批。同时也应充分发挥综合化集团的资源和经营优势,利用子公司投资平台,建设投研专业团队,自主开发优质资产,推动银行由信贷文化向投资文化的转变。大型国有银行在财务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还需适时深化人力资源和绩效机制改革,提高薪酬和绩效挂钩比例,用有活力的激励机制引进和留住人才。
  资管业务是银行交易型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委外投资拓宽了资管业务的资产配置范围,加强委外投资管理有利于银行实现从资产持有型向交易型银行的转变。在投前,加强行业筛选,对产能过剩等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高风险行业严格准入;通过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准确识别企业信用风险,规避风险较高的投资;根据对宏观和市场环境的判断,做好出现流动性风险的应急预案,通过协议存款、质押式回购、同业存款等货币市场工具满足流动性需求。在投中,控制杠杆比例,防范流动性风险;掌握资产配置明细,分散投资风险;对投资债券的品种、久期、信用评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适时调整投资比例和结构。在投后,结合银行授信管理系统情报,对重点关注的投资行业实行精细的名单化管理;通过现场调研或市场消息监测行业及企业个体的负面消息;安排合理的考核周期和方式,按每日、每周、每月等频率汇报估值、交易流水等情况,做好业绩归因分析和绩效评价。
  现阶段,包括委外投资在内的银行非信贷业务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期限错配、客户错配、信用风险累积抬升等问题,亟须规范化、系统性的管理。由于传统的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体系未能充分反映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的经营特点,因而无法有效管理非信贷业务;区别于保理、保函等表外业务,既有的表外业务管理体系也不完全适用于委外投资等非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因此,积极探索建立表外资产负债表管理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着力推动非信贷业务平衡发展的已成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应在表外资产负债表管理体系指导下,通过加快银行体制机制建设、调整组织架构、培养投研队伍、创新金融产品、监测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