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银监会82号文 剑指影子银行

时间: 2016-05-06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一份被称做“银监会82号文”的通知在业内疯传。据了解,这份通知是为了扫除影子银行,即清理被商业银行包装成投资产品的风险贷款,让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真实地暴露出来。
  有消息称,银监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2016)82号文)》(以下简称“82号文”)的文件,给银行信贷资产转让定了三个“不可以”。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银监会相关人士求证,该人士表示以公开发布为准。
  82号文提出,“银行在开展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时,在继续涉入情形下,计算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比例和拨备覆盖率等指标时,出让方银行应将继续涉入部分计入不良贷款统计口径”。简单来说,就是银行要对全部转让出去的不良资产计提资本,不可以转移到会计账目表外就藏匿起来,让监管层看不见。
  不仅如此,接盘人也不能是银行理财,自己和自己“做买卖”。82号文提出,银行不得通过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收益权,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担显性或隐性回购义务。银行不可以用自有理财资金接盘不良资产,个人也不可以。82号文要求,不良资产收益权的投资者仅限于合格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参与认购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和资产管理计划不得投资不良资产收益权。
  82号文虽还没有被公开发布,但已引发热议。业内普遍认为,文件条条要求都直指要害,银行恐怕将坐立难安,因为银行此前将太多不良资产转移到了监管看不到的灰色地带。
  招商证券研究团队分析师许荣聪等指出,长期以来,银行不良通过多种通道方式出表,不透明、监管难以追踪。数据显示,我国已有数万亿美元的高风险贷款被包装成投资产品。银行通过复杂的会计方法,把这些贷款从账目上转移到一个投资类别。不良贷款的“消失”美化了财务报表、减少了计提资本,还能逃避监管,一箭三雕。这也就是所谓的影子银行,它并非单独的机构,而是指规避监管的这种功能。
  银行掩盖不良的招数还不止是作为出让方输出包装的不良资产,银行也扮演了担保人甚至买者的角色。喜投网董事长黄生表示,银行将信贷资产转到表外同时为其担保,或直接用银行理财资金去购买这些收益权,使得银行信贷扩张无度而且无法监管。
  不过,许荣聪等分析师提醒,这实际造成了风险的持续累积,银行体系仍然是不良资产收益权的最终投资者,没有实现风险的分散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