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大行何以“输”给中小行

时间: 2016-04-30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大银行盈利增速越来越低,不良率越来越高,2015年年报如此,2016年一季报倍觉“汗颜”。
  截止本周五,共有10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16年一季报,工、农、中、建、交五大行除建行外,已悉数亮相,盈利增速分别为:工行增0.59%,农行增0.83%,中行增1.71%,交行增0.51%。而中小银行除中信银行(601998)盈利增长为2.49%外,南京银行(601009)增19.49%,宁波银行(002142)增16.11%,平安银行(000001)增8.12%,招商银行(600036)增6.56%,兴业银行(601166)增6.15%。
  与此同时,在资产质量方面,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在不断上升,拨备覆盖率则在不断下降。其中农行的不良率为2.39%,县域更达3.03%,即在县城以下的100元贷款坏账已超过3元,而拨备从去年底的189%下降到177%;工行和中行的不良率虽较农行要低,分别为1.66%和1.43%,但两行的拨备均低于监管红线150%,工行仅为141%,中行稍好,也低于监管要求为149%。如果严格遵照监管的最低要求即150%的拨备覆盖率,仅工行一家就将多提180亿元拨备,而工行一季度盈利也就747.64亿元,这一计提下来,工行盈利不是微增0.59%,而是大减23.6%。在这方面中小行则比大行要好很多。例如,南京银行(601009)的不良率仅为 0.85%(去年底为0.83%),而拨备高达447%;宁波银行(002142)的不良率从去年底的0.92%微降至0.91%,相应地拨备则从去年底的309%微增至328%。
毫无疑问,对银行来说,资产质量远比盈利增长重要得多,一旦坏账,几百亿乃至上千亿的利润说没就没了。为什么资产质量较好的中小银行,其盈利增速反而比大行要快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今年一季度信贷大增之时(一季度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小银行相对控制得较好。如南京银行,一季末存款为6307亿元,贷款仅为2804亿元,存贷比从去年的50.7%降至今年一季末的44.7%;在2800多亿的贷款中,个人贷款为460多亿,显然个贷绝大部分为按揭贷款,这同一季度南京房产销售形势大好有关,而按揭贷款一般来说不良率很低。同样,招商银行一季度总资产下降0.8%,负债(主要表现为存款)下降1.2%,成为迄今已披露一季报的上市银行中资产负债双降的唯一一家,尽管随着央行不断降息,几乎所有银行的利息收入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但招行由于主动收缩,利息收入反而增长2.17%,非利息收入则大增28.34%,非利息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已超过40%。 经济低迷时必须懂得瘦身,这是任何经营者都应该具备的常识。为什么大行做不到呢?在笔者看来,除了中国的大央企总是将追求规模放在首位之外,当与体制机制有关。举一个例子,因未能按期支付本息已暂停交易的中铁物资债,该公司净资产不过69.55亿元,20多家银行居然给了1015亿元的授信额度,目前已使用328亿元,其中农业银行一家的授信额度就达222亿元,已使用84.4亿元。包括一些国有大行人士自己也承认,“授信高主要是看中该公司的央企背景”。试想,这种一味看中大央企,根本不顾被授信者的资产质量,诸如此类的已经曝光和尚未曝光的隐性债务,在国有大行中真不知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