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部分中小银行4月贷款投放趋紧

时间: 2016-04-26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在经历了一季度的4.61万亿元狂飙突进后,4月信贷投放出现了新变化。
  早报记者了解到,部分中小银行近期对公贷款审批明显收紧,尤其是个人信用贷款方面(小微企业主)的风险审批更为严格。
  至于此前媒体报道的央行窗口指导收缩信贷规模,多位银行人士均表示未收到类似通知。
  对此传言,国金证券也第一时间表态称,事件与媒体报道有较大偏差,或因营改增部分银行存避税行为所致,该窗口指导对信贷直接投放并无实际影响。
  另有机构则分析称,金融业即将于5月1日实施营改增,营改增条例中,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收增值税,而对金融机构“转贴现”不收增值税。“由此,部分银行有动机将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转移至‘转贴现’科目下,这样一来,银行这种避税行为,会导致信贷统计数据虚增,并不是实际的投放。”
  不良贷款上升压力
  制约放贷热情
  “个贷控制规模,超过一定数量,比如小微贷超过千万就不做,对公贷款这段时间也明显感觉审批比以前严格。”沪上某银行一位信贷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另一位股份制银行个贷部人士也表示,4月以来包括消费贷、个人住房贷款以及小微企业贷款在内的个人贷款审批,都愈发严格。
  “收紧就是,比如按揭贷款就是要严格按照人行的规定来确定首付比例和利率,在小微贷款以及消费贷上,也会出现贷款成数变低的情况。”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称。
  在银行方面收紧的同时,银行部分一线工作人员也对放贷更为谨慎。
  一位受访的国有大行对公业务人士坦言,尽管自己所在的分支行的信贷投放没有受到规模上的控制,但“现在都不敢投放,资产质量不好”。
  另一国有大行人士则告诉早报记者,他刚帮助客户赶紧还了一笔贷款,“生怕到月底不让还!”据他了解,其所在分行4月新增贷款目前可能为负。
  眼下,无论是各家上市银行披露的2015年年报或者2016年一季报,还是银监会的数据均显示,银行的资产质量还未出现改善的迹象。
  截至去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第10个季度上升,而已经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依旧双升。
  上述国有大行人士同时表示,正是出于对贷款放出去恐收不回的担忧,其所在的分行将一季度大部分信贷额度都分给了个贷,不过随着一线城市开始限购,个贷的投放也在收紧。
  控制节奏?
  对于眼下的贷款可能低于预期的局面,也有分析人士将其与监管制度变革联系到了一起。目前各家普遍预期今年4月的新增信贷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
  从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调整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MPA),在信贷考核方面,将以往的关注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以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
  具体的措施则是,央行每一季度考核一次,根据广义信贷投放情况确定具体某家银行的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一季度大肆投放后,部分银行可能选择了谨慎观察。
  可见的是,在今年1月新增信贷创下2.51万亿的天量后,今年2月新增信贷为7266亿元,远不及预期的1.2万亿元。
  截至去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第10个季度上升,而已经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中,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依旧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