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净利增速开始回暖 中小银行季度存款现负增长
时间: 2017-11-06 文章来源: 金羊网
截至10月末,A股上市银行2017年前三季度“成绩单”已全部亮相。目前银行业绩出现的新情况是,营业收入普遍萎缩但净利润逆势上升。但各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下降成为主旋律。影响三季度业绩的主要因素在于正在进行的“缩表”进程。而从负债端来看,今年三季度,股份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均面临激烈的存款竞争,负债端出现较大波动,不少银行出现了季度存款总额环比负增长的局面。除华夏银行外
其余上市银行全部正增长
10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等10家上市银行集中披露今年三季度报告,至此,25家上市银行三季报已披露完毕。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25家上市银行营业总收入达2.90万亿元,净利润达1.15万亿元。
不过,多家上市银行普遍面临营业收入下滑的局面。统计发现,25家上市银行11家营业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滑。其中,南京银行和兴业银行两家营业收入下滑幅度超过两位数。南京银行去年三季度营收为210.61亿元,今年三季度下滑至185.67亿元,下滑11.84%;兴业银行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30.4亿元,同比下滑13.16%。不过相比于今年中报,这两家银行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与营业收入普降甚至负增长鲜明对比,多家银行利润增长明显。除华夏银行外的25家上市银行全部实现正增长。
数据统计,前三季度25家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6%,占全部A股净利润约44%。从净利增速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贵阳银行(净利增幅18.93%)、南京银行(净利增幅16.83%)、常熟银行(净利增幅16.72%)等8家上市银行实现业绩的“两位数”增幅。
就五大行而言,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7891.76亿元。其中,中国银行(3.84 -0.26%)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达到7.93%,其余4家银行同比增速均保持在2%至4%之间。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交行分别实现净利润2279.99亿元、2012.42亿元、1600.1亿元、1455.06亿元和544.19亿元,工行依旧居首,工行同时也是前三季度最赚钱的A股公司。
其中华夏银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2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7%,成了25家A股银行中唯一一家业绩下滑的银行。
太平洋(3.93 -1.01%,诊股)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三季报的陆续发布,银行业资产质量企稳的趋势将进一步得到验证,拨备计提压力放缓,部分银行开始拨备反哺利润。上市银行净息差出现边际改善,也带动了行业净利润增速出现改善,行业整体转暖。
资产质量好转 不良贷款率下降成为主旋律
尽管如此,从资产质量角度,今年前三季度各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下降成为主旋律,资产质量改善明显。
在披露数据的25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4家银行不良率环比有所上升,其他银行不良率或下降或持平。上市银行不良“双升”的局面改变明显,不过业内人士提醒,虽然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但对于其信贷风险仍不可掉以轻心。
从国有四大行看,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6%,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2200.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2.42亿元;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15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7亿元;中国建设银行(6.85 -0.44%)不良贷款率为1.50%,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1909.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2.59亿元。中国农业银行(3.66 +0.27%)则实现了“不良双降”。截至9月末,农行不良贷款率为1.97%,较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2098.3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10亿元。
南京银行不良贷款仅为0.86%,较去年年末减少0.01个百分点,为25家上市银行中最低。而江阴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42%,为所有上市银行中最高,但该行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较第二季度环比减少0.03个百分点。
上市银行三季度业绩一览
证券名称 营业收入 归母净利润 不良贷款
(亿元) (亿元) 比例(%)
浦发银行(12.58 +0.40%,诊股) 1247.68 418.92 2.35
华夏银行 500.72 142.27 1.70
民生银行(7.50 -0.53%) 1059.41 402.43 1.69
招商银行(29.65 +0.51%) 1657.03 588.05 1.66
无锡银行(21.40 7.71 1.27
江苏银行 255.78 91.86 1.42
杭州银行102.08 36.66 1.60
南京银行 185.67 74.33 0.86
常熟银行 36.19 8.9 1.23
兴业银行 1030.40 471.49 1.60
北京银行 388.14 155.16 1.25
上海银行244.27 116.58 1.15
农业银行 4083.9 1600.10 1.97
交通银行(1497.16 544.19 1.51
工商银行 5357.73 2279.99 1.56
光大银行687.91 254.33 1.58
建设银行 4719.94 2012.42 1.50
中国银行 3640.72 1455.06 1.41
贵阳银行 89.76 31.87 1.34
中信银行 1153.07 347.38 1.66
吴江银行 20.54 6.19 --
平安银行798.33 191.53 1.75
宁波银行185.75 73.68 0.90
江阴银行 17.78 5.12 2.42
张家港行 18.47 5.57 1.95
影响三季度业绩的 主要因素有哪些?
1.强监管下银行主动“缩表”
在整个金融体系去杠杆以及银行强监管的趋势下,银行主动开启了“缩表”模式。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和负债双双收缩,比年初分别减少2.6万亿元和2万亿元。其中,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的集团资产总额55369.73亿元,比上年末下降6.64%;负债总额51357.51亿元,比上年末下降7.41%,缩表趋势较为明显。
三季报数据也显示,不少银行延续了上半年的趋势,在三季度继续收缩其同业业务。这也成为上市银行三季报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资产端,25家上市银行中,6家银行资产规模与二季度末相比出现下降,其中中信银行和张家港行资产规模下降幅度超2%,而在负债端,7家银行负债规模出现下降。
在三季度继续缩表的还有民生银行,截至9月30日,民生银行的资产总额为57125.25亿元,较去年年末减少了3.11%。民生银行在三季报中称,2017年前三季度,该行主动调整经营策略,适度收缩业务规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快战略业务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调整资产负债表,稳步压缩同业资产负债规模,将业务资源、财务资源用于构建表内贷款、债券等标准化资产,用于拓展一般性存款,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五大行无论是在资产端还是负债端,不约而同延续了此前的增长速度。
2.中小银行存款增长承压
从负债端来看,今年三季度,除国有银行外,股份行、城商行等均面临激烈的存款竞争,负债端出现较大波动,不少银行都出现了季度存款总额环比负增长的局面。为此,银行方面加大了高成本主动性负债的吸收力度,如大力发行保本理财产品等。
从五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的客户存款总额来看,堪称宇宙第一大行的工商银行存款增长稳定,客户存款达到193296.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043.41亿元,客户存款总额与增长额同时位居首位;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存款总额排名第二,共吸收存款163701.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321.67亿元,增长8.86%;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存款总额也同样保持着稳步前行的态势。
但股份行以及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增长承压明显,面临较大的低成本资金获取压力。数据显示,25家A股上市银行中,12家银行三季度末存款环比6月末减少,包括交行和7家股份行、2家城商行和2家农商行。其中,中信银行和招行存款单季度分别减少1367亿元和1680亿元,减幅约为4%。
天风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认为,这和股份行的客户结构有关。“股份行的客户基本上在一二线城市,对利率很敏感,各类金融产品的选择也丰富,因此在其余金融产品利率高的时候,银行存款随之搬家。其认为,中小型银行存款增长困难的情况今年不会结束,可能要持续1~2年,这种情况下贷款还是要优先发展,那么资产端的其他资产可能会继续压缩,尤其是同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