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净息差有望整体进入上升通道
时间: 2017-11-06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受负债成本不断高企及负债结构影响,今年上半年不少银行净息差承压,负债优势也被视作净息差提升之本。不过,进入下半年,在银行负债成本趋于稳定的格局下,资产端定价能力的强弱成为下半年净息差表现的关键因子。
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二季度增加0.0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的增幅明显扩大,而计息负债成本率的环比升幅则继续放缓。结果则是,上半年净息差压力较大的股份行、城商行在资产负债调整后,也逐步适应新的流动性环境,净息差从三季度开始企稳向上。
招商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表示,随着股份行和城商行对新流动性形势的适应,以及短期利率进入平衡区间,预计未来净息差企稳或小幅向好趋势仍能保持。
净息差变化对银行的影响有多大?麦肯锡在日前报告中称,利率市场化所造成的净息差下降(2016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22%,2017年上半年下降到2.05%),对银行的影响远大于不良资产的恶化。
事实确实如此,当银行的规模增速被各种监管措施制约后,净息差就替代规模成为银行经营的关键。交行就在开年时将“稳息差、控成本”置于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8月份更是将息差管理纳入了全行深化改革项目。
今年上半年,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超预期紧张影响,银行负债端成本受到重大影响,此前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同业负债成本低且易获得而形成的“资产决定负债”的经营逻辑也被逆转。
整体来看,在不同类型的上市银行中,农商行整体净息差绝对值始终位居第一位,国有行整体净息差则在今年超越股份行,位居第二位。这一排名变更的背后原因,就在于银行对流动性形势的变化是否能尽快适应。
可以预见的是,对同业负债依赖少、吸储能力较强的国有大行和农商行明显更加适应新的流动性环境,分别在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出现整体净息差逐季改善。而股份行、城商行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下的资产负债表需要重新调节,到三季度才整体触底反弹。
如何重新调节资产负债表?从三季度股份行、城商行的资产负债摆布来看,首先是加强负债管理以控制利息成本,这包括调整存款结构,提升活期存款和结算性存款占比,以及减少同业负债依赖,部分增加同业存单(锁定成本);其次则是在资产端放慢扩张步伐,这以同业业务的收缩为主,同时在资产结构上向贷款和配置型债券倾斜。不同银行资产负债调整步伐不一,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净息差的表现和变动。
新的流动性环境也并非完全负面。当计息负债成本上升趋于缓和,资产端收益率也受整体利率中枢上移影响,定价步入上行通道(虽然斜率可能比较小):这不仅包括配置的增量生息资产收益率提高,也包括前几年连续降息结束后,彼时配置的资产到期重定价带来的收益率提升。
以此来看,四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的上行还将延续,而负债结构调整对于部分中小银行的压力也将继续减轻,上市银行净息差有望整体进入走扩通道(尽管走扩的速度不快)。当然,走扩期能持续多久,还是要看未来货币政策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