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银行成为最赚钱行业并非好事

时间: 2017-09-12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近日,中国500强名单出炉,前10大最赚钱企业中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国开行等六大银行,6家银行总利润超过1万亿元,占500强总利润的36.6%;而500强中的245家制造业企业,共实现净利润5493.10亿元,占500强净利润总额的19.53%。 这说明,银行赚钱能力依然不减。但是,作为寄生在实体经济肌体之上的银行利润这么高,赚钱能力这么强,着实让中国实体经济“眼红”。 经济活则金融活,经济兴则金融兴,这句话不假,但500强排名结果却让理想与现实发生强烈碰撞,并产生大相径庭的结果,即金融活实体经济衰,金融强实体经济弱,这种结果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且更让人对银行利润过高、过多产生不少担忧或困惑。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在哪?其实很简单:一是银行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上没有尽心尽力,对经济效益不理想的实体企业敬而远之,缺乏支持兴趣;或干脆退避三舍,甚至与实体企业断交的银行不在少数,使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现状无法根本改观,也使实体企业经营难以做大做强,效益难以提振。二是金融监管机制存在漏洞,监管力度不到位,致使银行大量信贷资金力转向空转套利领域,各种乱收费、乱提高贷款利率等违规经营突出,银行信贷资金出现严重的资产泡沫化、虚拟化,资金脱实向虚相当严重,在这种资金流向语境下,银行自然是大把地赚钱,而实体经济则日渐式微,整体经济效益不断下滑成了不可避免之事。三是我国产业政策存在一定问题,对全社会形成一种“重服务轻实业”的不良倾向,且对实体扶持政策处于滞后状态,致使以银行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利润猛增,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企业利润大幅下降。 银行赚钱过多,等于侵蚀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利润,这并非好事,它只会让实体经济在社会平均利润分配中的能力不断下降,影响中国实体经济整体恢复性增长;而银行赚钱过多,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银行经营指导思想背离,会促使部分银行机构偏离经济正轨,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虚拟泡沫产业领域,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尤其是,这种利润分配结局,会对全社会产生错误导向,让不少实体经济无心实体经营,这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助长大量社会资本热衷办银行金融机构,加剧全社会乱办金融的冲动,导致全社会金融生态的恶化。近年我国出现的各类乱办金融现象如P2P、现金贷、校园贷等热潮与此因素有很大关联。 因此,对银行利润增幅过快、赚钱过多的现象,中央政府应在宏观层面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予以调控,比如控制银行上浮贷款利率水平、进一步降低中间服务收费、抵制不合理的理财业务等;并将银行过多的利润进行二次分配,即由中央政府将银行上交利润的部分对亏损企业进行补贴或对赚钱过多的银行征收企业补贴税等,控制银行利润过快、过多增长,使银行利润始终处在社会平均利润分配的合理水平上。同时,银行监管机构应发挥作用,切实完善各种督促银行机构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