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粕”待涨还有戏吗
时间: 2017-07-05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本周,豆粕、菜粕期货双双大幅飙升,主力1709合约连续两日涨幅均超过5%,价格重心显著上移。截至收盘,豆粕主力报收2798元/吨,菜粕主力报2341元/吨。
分析人士表示,前期发布的美国农业部报告利多,刺激双粕期价大涨。眼下,下游养殖行业需求情况将成为影响未来双粕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报告利多叠加轮动效应
随着期价的大涨,豆粕、菜粕期货1709合约出现大幅减仓,缩减幅度均在18万手左右。
“豆粕、菜粕期货强势反弹,主要受美国农业部报告利多提振。”宝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毕慧表示,上周五美国农业部公布了种植面积报告和季度谷物库存报告,虽然报告显示美豆新作播种面积创下历史纪录高位,但较3月末种植面积意向报告数据进一步调整的幅度低于市场预期。整体来看,作为市场分水岭、备受关注的6月末两份报告纷纷呈现利多影响,推动美豆期价跳涨至5个月来最高,受此带动,国内粕类纷纷大幅减仓并出现大幅反弹。
新纪元期货分析师王成强表示,受供给过剩高库存因素打压,近日,芝加哥农产品沽空交易十分拥挤,其价格整体处于近十年低位弱势徘徊,且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在美国农业部发布种植面积报告后,农产品价格飙涨。由于国内大豆依赖进口,美豆上涨,提升了豆粕生产成本,因此国内豆粕紧密追随外盘豆类期货走势。另外,6月份,国内工业品已出现强劲上涨,此次农产品强势回归或属于轮动补涨性质,但因供给压力未能出现实质性改观,对期价短期大涨的持续性存疑。
需求端仍支撑双粕反弹
现货方面,在国内外豆类期货市场强劲反弹的带动下,国内豆粕现货市场同样跟随出现反弹。以大连地区为例,7月3日,43%蛋白豆粕报价较上周末上涨120元/吨至2890元/吨。
据毕慧介绍,5月份以来,因豆粕胀库压力、大豆到港、卸货节奏因素而导致的油厂间歇性停机,使得国内油厂的大豆消耗以及远月购买节奏有所放缓,这也是导致近月船期国内油厂始终存在采购缺口的重要原因。不过,从上周开始,由于美豆贴水的一度走弱,又使得油厂近月榨利获得一定程度改善。若近月油厂大豆采购节奏持续加快,则远月基差偏弱格局将持续。虽然油厂继续销售豆粕基差合同,但市场对基差销售的认可度不高。下游市场在国内外期货市场反弹带动下,提货节奏小幅加快,油厂的催提货现象略有缓解,豆粕去库存正在进行。
展望后市,毕慧表示,随着美国农业部重磅报告的利多影响释放,国内粕类市场出现放量。但由于市场对未来需求的预期以及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仍处于观察阶段,或将制约成交的进一步放大。在下游市场库存普遍不高的背景下,市场需求仍存在被激发的可能。当前市场对未来价格预期将决定终端市场的补库力度,而养殖行业的需求也将成为支撑豆粕消费的主要力量,并直接影响饲料企业的采购节奏,从而决定豆粕期价的反弹空间。由于生猪存栏水平整体下滑,对饲料需求难以出现大幅增长,养殖行业对豆粕消费的支撑仍面临考验。菜粕市场焦点在于,水产养殖需求旺季到来对期价的提振。
王成强表示,短期来看,双粕期货有望延续强势局面,并严重依赖于北美大豆作物天气炒作、大宗商品整体的货币金融环境,但长期来看,或较难突破今年以来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