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靴子落地 期指相对高位震荡整理
时间: 2017-06-30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本周,IF及IH两大期指一度续创此轮反弹新高;IC在热点题材的带动下,亦表现活跃。期指品种间的分化有所减弱。不过在反弹后的相对高位,期指波动略有加大。在2017年行至过半之际,期指的驱动因素也出现些许变化。6月即将收官,市场流动性平稳度过。今年虽然处于去杠杆、强监管的大环境中,但得益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定的流动性投放,整个6月流动性均维持平稳,资金利率价格未出现异常波动。近期期指反弹,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流动性好于预期的支撑。不过,7月理应是资金面比较宽裕时期,而我们认为今年在监管严厉的环境下,需要关注央行是否会调整公开市场操作节奏。例如在资金面平稳时期采取偏紧的操作,以便于更好地去杠杆。若届时资金面“该松不松”的现象存在,恐对市场情绪产生一定的利空影响。
从题材角度看,近期热点题材层出不穷。例如上周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本周召开达沃斯论坛以及香港回归纪念大会,以及雄安新区地上、地下勘探规划工作开展,“复兴号”首发等等,都为A股市场提供了诸多投资热点,有效激活了市场人气。不过本周结束后,目前看后继新的热点尚未出现催化剂。近几日,在港股市场一些所谓的“老庄股”调整明显,对于壳价值降低的担忧被认为是主要驱动因素。港股部分个股盘中快速跳水对A股投资者情绪而言,存在一定利空影响。
7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由于新政出台对投资者而言有一个理解的过程,部分观点片面认为新政将限制交易,从而影响流入股市的资金。我们认为,新规实际上为投资者提供了保护机制,例如可以避免“风险厌恶型”或者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因为销售人员单方面强调收益而购买高风险产品,降低了损失发生的可能。这与监管层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保护投资者的方向是一致的。预计在政策落地、相关细则施行后,投资者的疑惑有望消除。市场因新政而略有回落的风险偏好也将回归正常。
整体而言,6月期指受资金面“该紧不紧”的利多支撑,叠加事件性利多刺激,三大期指超预期出现较强的反弹走势。但是在利多发酵过后,技术面看一小时K线主要指标,均已出现卖出信号。如前文所述,市场对7月流动性“该松不松”的隐忧或已到来,导致市场对资金易紧张时点过后监管重新从严的预期在抬头。此外,在近期期指不断创新高情况下,有短线利多兑现意味。在后期预期利多暂时不足的情况下,期指在相对高位出现一定的调整亦属正常,建议前期多单可适当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