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规模“三连升”至3.0295万亿美元
时间: 2017-05-08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国家外汇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295亿美元,较3月末小幅上升204亿美元,增幅为0.7%,为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回升。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基本稳定,以及跨境资金流动向均衡方面发展等因素将推动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趋向稳定。
外汇储备规模回升
“4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继续向均衡状态收敛,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资产价格有所上升。”该负责人指出,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推动外汇储备规模回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认为,4月美元指数震荡下跌,欧元、英镑等对美元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粗略计算,汇率估值因素使外储增加约170亿美元。美元指数下跌,加之中国经济短期数据企稳向好,人民币贬值压力及贬值预期进一步缓解,资本外流放缓,也是外储回升的重要原因。
积极因素不断汇聚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速略有回升,一季度经济增长6.9%,比去年四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有所好转。”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相对平稳,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受此提振,企业购汇更趋理性,市场主体结汇意愿有所增强。
该负责人强调,往前看,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基本面将进一步发挥稳中向好的基础性作用,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基本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向均衡方面发展,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趋向稳定。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强调,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飙升,加息已成定局,然而美元指数维持弱势,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领先指标招商亚洲新兴市场流向指标小幅反弹,预示着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持续缓解。因此,中国资本外流依旧不是影响国内资金面的关键因素。
刘健认为,美元指数近日跌破99后,短期内进一步下跌空间受限。加之美联储六月加息预期较强,或将推动美元指数回升,汇率估值因素对外储的正向促进作用趋于减弱。综合考虑,短期内外储有望基本稳定。
“下半年,资本外流压力或将阶段性增大,但在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基本结束,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本流动影响趋弱,监管部门针对外汇和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加强等影响下,资本外流压力基本可控。”刘健表示。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表示,美联储加息路径十分清晰,在利率平价的吸引下,强势美元在未来仍是大概率事件,美元一旦重回强势,国际收支压力或重新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