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去通道阵痛迫近 期货资管亟待转型自主管理

时间: 2017-02-28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资管行业的规范发展成为金融行业的热门话题,期货资管亟待转型自主管理。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获悉,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由“一行三会”等部门组建的工作小组正起草统一监管标准。升级后的统一资管新规将进一步明确多项要点,包括严禁保本业务、统一产品杠杆要求、消除多重嵌套等。 通道占比过大是当前期货资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新的监管要求下,期货资管难免面临缩水阵痛;自主管理和服务实体经济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去通道阵痛难免 弘业期货总经理周剑秋表示,期货资管由于起步较晚,在专业投研团队积累、资金实力以及产品设计创新方面较传统资产管理机构有着较大差距。其规模的真正增长只有最近两年,其中又以通道业务为主。 “目前已出台与即将可能出台的对于资产管理业务的一系列要求,体现了监管层对资产管理业务去通道、去杠杆、打击监管套利,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的思路。未来可能的统一监管也是便于以后对这一思路更加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周剑秋说。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1.79万亿元。其中,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约2792亿元。 去通道是资管行业规范的重要工作之一,而通道占比过大恰恰是当前期货资管存在的问题。“行业内声称有400亿~500亿自主管理规模,实际规模应该没有那么大,通道业务占比估计在80%以上,甚至90%。”一家大型期货公司资管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在他看来,新的监管要求下,期货资管规模难免面临缩水阵痛。 据记者了解,部分期货公司去年起就已开始主动缩减通道业务规模,下调产品杠杆比例。 要以自主管理为主 “新的监管标准下,各类资管业务都要结合自身主业去定位。对期货资管来讲,就是要以自主管理为主,做好产业服务,朝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去走。”永安期货资管部负责人王建斌说。 在他看来,通道业务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有限,如果金融行业都做变相放贷业务,并没有太多真正意义的创新。各家资管公司应该扎实培养自己在各自领域的专业能力,当然也不排斥互相融合和学习。 据了解,永安期货资管业务以自主管理为主。目前该公司期货资管业务运转正常,由永安期货发行的“永屹二号(进取)资产管理计划”今年2月21日刚刚成立。此外,针对市场上“有关部门就商品期货价格上涨约谈部分期货公司”的传言,永安期货予以了否认。 周剑秋表示,增强主动管理能力、增强风控与运营能力,是保持行业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也是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力之所在。